华东师大专家学者热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10月26日-2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此次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引发华东师大各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热议。大家普遍认为,此次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战略指引,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而不懈奋斗。他们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建校70周年和下一阶段整体事业发展需要,勇担时代使命和责任,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是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意义重大,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和形成战略新思路,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做出了新劈划,令人振奋。”政治学系教授齐卫平认为,在即将开启“两个新征程”,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二个百年”和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的历史新征程,这一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召开此次全会,具有特别意义,为我们党在迎来建党百年诞辰后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迈出砥砺奋进的新步伐、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新阶段做出了新的战略规划。他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主题,着眼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治国理政智慧和情怀。“与历史上制定五年计划和提出五年规划的建议不同,此次全会提出的建议既有布局‘十四五’规划的近期目标,又有对接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这样的‘远近结合’既彰显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能够统盘谋划、整体安排、长远考量的制度优势,又表达了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脚踏实地、继往开来、行稳致远的坚定决心。”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防范和化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各类风险的“定海神针”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政治体制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根本保障,也是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的关键因素。”法学院教授田雷分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理念的基础是党带领人民通过科学程序制定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在这个总章程里,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高度统一、内在自洽,党、人民、国家、宪法是一体多相的存在,相互统一、互为支撑。政治学系副教授王可园表示,在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要始终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稳政治方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晰价值取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组织保障。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恩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突出表现在我们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落实全会公报中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和化解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的各种风险,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效能。“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由各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等共同构成的组织网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远景目标提出,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要着力点”,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教授殷德生表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既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又注重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坚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与新发展格局的更好结合。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既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又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既要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又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政治学系教授张振华认为,中国经验表明,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带来收入分配的改善以及自动消除贫困和带动更多人口就业,要将经济增长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建立起关联机制。新发展理念能够为那些处在“有增长而无发展”中的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也是引导中国实现下一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理念。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晨熹表示,在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别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社会的整体性发展,补齐民生领域的短板,譬如在社会救助方面,要进一步加快社会救助制度法制化建设、扩大社会救助覆盖范围、健全专项社会救助、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形成“政策-服务-能力”三位一体的内生动力干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提升社会救助群体内生动力的中国经验和方案,促进救助对象发挥潜能、融入社会,以此真正践行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目标。
聚力推动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和绿色发展、健康中国建设
此次全会首次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长波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从“三位一体两翼”的角度来深刻认识理解新的科技创新理念。“三位”是基座、空间和高度,“一体”是作为国家经济立身之本的实体经济,“两翼”是从人才培养、核心技术两个角度来推进创新。他表示,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信息化与工业化亟待深度融合,社会治理与技术创新亟需广泛协同,信息科技正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针对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卡脖子”工程和人才需求,要融合多方优势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有利于卓越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与机制,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培育的协同环境;坚持自主可控发展战略,优化产学研协同机制,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结合,逐步攻克核心关键技术。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崔允漷表示,事实证明,只有提高国民素质,“富起来”的国家才有可能“强起来”。基础教育是承载国民素质之基础的教育,没有好的基础教育,不可能有与“强起来”匹配的国民素质。建成教育强国首先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基础教育,发展每一位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晓强表示,规划《建议》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同时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具体时间表,意义重大。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文化是人民创造的,归根到底又在人民日常生活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中体现出来。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既要不断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要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把两者统一起来,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针对此次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汪晓赞表示,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亟需以敏锐的视角审视和突破当前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近视率高、体质健康水平差、身体活动不足等制约国民健康成长的“卡脖子”问题,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不断深化体教融合,加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多元联动机制,大力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等,加强大中小幼学校体育一体化,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体育与健康政策科学制定与有效落实之间的有效衔接,扭转“唯分数论”“唯体质论”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探索建立科学的、完善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制度和机制。
地学部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陈雪初表示,作为一名生态环境工作者,此次全会公报中对“生态环境”做出的清晰明确的阐述令人倍感欣喜。她认为,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当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必会成为凝聚全人类共识的重要纽带。要充分发挥学校生态学科和环境学科融合发展的优势,响应全会吹响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号角,在自然生态空间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屏障与生态廊道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城乡融合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农业等方面,为“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撑,大力培养能够适应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优秀人才,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远景目标培植好社会根基。
组稿| 党委宣传部理论办公室 编辑| 彭佳 编审|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