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打浦桥
在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一篇报道《打浦桥时尚与繁荣并存》——估计这位记者不了解打浦桥地区的前世。
这里曾是上海棚户集中的地区之一,号称“沪南四大棚户区”,同时,它也是近十年来,上海城区面貌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
“打浦”有座桥
说打浦桥,就要先说肇家浜。
历史上,肇嘉浜东西横贯,日晖港、东芦浦南北延展,自宋元上海兴镇建县起,就是这个地区的航运要道。
打浦桥,就是肇嘉浜上的一座古桥,大致位置在今天的徐家汇路、瑞金二路口。初为木桥,20世纪20年代,改建为水泥桥;1946年,在填没肇嘉浜的日晖港(今瑞金南路)以东河道时,桥被整体拆除。
至于桥名从哪里来的,的确不清楚。有一种说法,“打浦桥”三个字,是从“带浦桥”演化而来——带浦桥,曾经跨东芦浦,位置在今天的肇嘉浜路18到26号之间,1890年被拆除。
“打浦桥”的桥名,最早用作地区片名,是在民国初年,是指附近一、二百米范围内的地块;而50年代中叶起,又先后以“打浦路”、“打浦”与“打浦桥”命为地区名,但范围时有变化。
“打浦桥”的第一次繁荣
打浦桥曾经是个很文化的地方,这是今人难以想象到的。它曾经的繁荣,得益于我们曾经在制造局路一文中介绍过,江南制造局从杨浦搬入高昌庙。
辛亥革命后,这里开始出现了马路、工厂和住宅,还拥有了素负盛名的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和东吴法学院。
打浦桥的衰败,始于八一三战事,彻底打断了这里的发展进程。
11月10日,自金山卫登陆的日军从大木桥沿龙华路(今龙华东路)、斜土路、斜徐路,分三路在装甲车导引下,施放烟幕掩护,进攻日晖港我军防线。
次日下午2时许,平阴桥至康衢桥一线失守,日军攻入今天的五里桥地区,并沿打浦路,向打浦桥攻来。
打浦桥地区被烧成了焦土。
1937年前营建的近百条旧式里弄,只剩下了39条,其中33条在战事稍缓的近斜桥地区,打浦桥地区,只留下了5条里弄。
就在这样的废墟上,一些被战火与日伪残暴统治驱赶下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一带的难民,逃到这里,搭棚支架,渐渐形成了大片棚户——这就是“沪南四大棚户区”之一的,“打浦桥棚户区”。
到解放时,打浦桥地区有一半的居民,都居住在棚户区中,出现了南彭家弄、打浦里等17条棚户简屋里弄。
那些年里,“家住打浦桥”,就是家住棚户区、下只角的代名词。
1954年底,一条两侧快速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的交通干道、肇嘉浜路建成。同年迁设商业网点60多家,初步建成地区商业中心。
1957年,开始拆除打浦桥地区的棚户简屋,营建新住宅。但改建速度跟不上棚户区人口的增速,棚户面积呈扩大趋势,50年代又增加了同义里等,成为卢湾区最大一片棚户区。
当年的棚户区里,小路弯弯曲曲,外人走进去,仿佛走进了一个大迷宫;房子外面,家家户户搭的都是灶披间,吃饭呢,很自然就在自家门口,搭个台子,弄几把板凳。
说到当年的动迁,几乎没有一个动迁基地“拖后腿”的,确定几时开工,就能几时吗,由此可见,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是真的“受够了”。
蜕变
现在大家熟悉的金玉兰广场、海华花园、海丽花园、海信广场、泰琪峰、锦城公寓、瑞金花园、莱信广场、天天花园、大同花园、银杏花园、汇龙新城等等,过去都是棚户区。
打浦桥地区真正的变化发生在90年代初,也正是那个“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年代。
(图:1992年1月29日,黄菊、倪天增、周禹鹏视察打浦桥棚户区动迁工作,背景里,棚户区的房子还是油毡顶的竹棚。)
“三年大变样”1992年10月,被称为九十年代的"龙须沟"日晖港综合治理工程启动,93年12月竣工。
1993年11月,区自筹动迁资金,徐家汇路拓宽工程启动。
1994年11月,卢湾体育馆开工,1996年12月竣工。
1995年3月,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原打浦路53弄改造启动。
1996年6月,打浦路拓宽工程启动。同年,拆除打浦桥头农贸市场,开辟新绿地。漫漫二十年间,棚户区推倒后,建起了高档商务和住宅群楼;满满石库门,改建成了艺术人文的泰康路;里面的田子坊,更是蜕变出了一身的“文艺范”......
曾经被很多上海人称为“下只角”的打浦桥,如今,也已经成为黄金地段;商务楼宇、高层住宅,使打浦桥长高了;住在打浦桥,成为了很多上海人、新上海人的选择,也让“家住打浦桥”,有了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