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社会实践考察团对书隐楼进行深入的走访调查[图]
2016年8月16日星期二,古建筑修缮考察团的团员陆羽笛、史挺、郭鹏飞三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的地点是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书隐楼,此行的目的是通过对书隐楼内部建筑的参观和跟楼主人的交流,了解作为AAA级景区的书隐楼的修缮现状。
早晨8:40左右,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书隐楼的走访之旅。在出发之前,团员们事先与书隐楼的主人郭阿姨取得了联系,预约了参观时间。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实践团队抵达此行的目的地——书隐楼。
初入书隐楼,只见地面野草丛生,围墙被茂盛的爬山虎所覆盖,石阶上也是苔藓密布。整个景致略有萧条之感,俨然不同于豫园那般精致,又地处上海这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中心,显得格格不入。但书隐楼却也不乏其特色,这里格外的宁静,几乎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可谓是一片世外净土。房屋建筑为全木质结构,刷过桐油的房门、窗户显现出古朴的古铜色,其上的雕花也是别具匠心。与豫园建筑那现代的暗红色新漆相比更显出历史的厚重感。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处极具价值的世外桃源,却正处于破败的边缘。进入大厅,团员们发现大厅内部并没有到很好的保护,地上堆满了门窗、家具的残骸,天花板上的石灰因为下雨而掉落。为了防止倒塌,整个大厅都是由几根木柱撑起。据了解,这是有关部门采取的应急措施,先后一共撑过三次。在内院,木质的支架也随处可见。据楼主人介绍,由于邻居的违章建筑导致地面下沉,使得围墙出现裂缝,西厢房也因此而倒塌,现在只能用支架来支撑以防意外再次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内院大门上的砖雕保存的得较为完整,人物雕刻栩栩如生,上方的题字也较为清晰,这是上海少有的艺术珍品了。但是同为石质的内院的地面就破损严重了,团员们观察到,许多地面的砖块都呈现出碎裂的状态,给行走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安全隐患。
随后实践团队与楼主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到如此现状背后的原因。书隐楼现仍然属于私人宅邸,政府没有权利对建筑进行全面的维护修缮工作,考虑到所有权与经费等问题,每年也只能安排人员来清理杂草,并采取一定加固措施防止建筑倒塌。而在产权转让问题上,郭家与有关部门之间一直在协商,但在房屋价格等问题上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使得书隐楼的处境甚是尴尬。郭阿姨对有关部门的做法表示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但也不免有些可惜。郭阿姨也期望能够尽快解决书隐楼的修缮问题。
此次书隐楼一行,调查团队收获颇丰,不但充分了解了书隐楼的修缮现状,还通过与楼主人的谈话感受到了书隐楼深厚的历史底蕴。古建筑保护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校友,郭俊纶先生是书隐楼的老主人。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曾不惜生命保护书隐楼,使其免于完全破坏。但是看到现在书隐楼残破萧条的样子,人迹罕至的状况,就像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不禁让人唏嘘。希望不管是所有权的问题,还是经费的问题,有关部门和郭家能够妥善地协商解决,尽快开展修缮工作,不要让中华民族的瑰宝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向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