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做细做实乡村振兴战略
据宝山区消息:宝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和上海的能源、水源、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当前,宝山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已从1996年的69%上升到96%。虽然农业规模小,但从上海城市整体发展规划来看,宝山仍有基本农田保护区任务,农业、农村、农民仍将长期存在。
作为上海最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近郊区,宝山在紧扣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亮点频出。2016年,宝山区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两区一体化升级版”的奋斗目标,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迈进,确保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社区通”工作链激发主人翁意识
今年,宝山区创新推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以居村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村委为主导、以城乡居民为主体、相关各方广泛参与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上平台“社区通”。
目前,“社区通”已实现居村委全覆盖,超过30万名居村民实名加入,3.4万余名党员在网上亮身份、起作用,439名社区民警全部上线。依托“社区通”,居村党组织主动设置议题,发动群众支持参与“五违四必”、中小河道治理、卫生城区复审等工作;居民在平台上随时提出诉求,居村干部及时回应处置,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区、街镇网格化管理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建立“提出议题-把关筛选-开展协商-形成项目-推动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公约”的工作链,让自下而上提出议题、形成公约成为常态。
立足农村地区实际,“社区通”平台上开辟了“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农家客堂间”、“乡愁乡音”等功能模块,探索建立成熟的网上村务公开和监督流程,方便了村民参与村级事务;图文并茂发布美丽乡村建设等情况,让外出打工或离村居住村民“离村不离土,离乡不离心”。
“点草成金”形成绿色循环
为进一步深入探索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的有效方式,宝山区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计划与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宝山区稻草秸秆种植食用菌项目,通过利用稻草秸秆栽培食用菌,将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
该项目拟建设秸秆切割粉碎加工车间、接种车间、养菌车间等设施设备,建成后,年秸秆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将由超大公司以秸秆作为基料,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食用菌菌包,通过“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联结模式分发至农户,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从事标准化的栽培管理及统一采收,然后再由公司统一完成收购和冷链包装,依靠公司销售渠道完成产品的销售,从而带动大量当地菇农增收致富,最终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共赢。此外,食用菌生产的废料经过发酵工艺以后还可以变成有机肥料,重新进入农业生产环节。据了解,项目目前正在进行扩大试验,在试验成功基础上,2018年秋季将在全区推广。
通过实施该项目,一方面促进宝山特色食用菌生产;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开发和整合当地农业资源,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同时解决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促进宝山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如何提档升级?
近年来,宝山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面临一些不足:一是休闲农业景点规划缺乏系统性考虑,旅游设施和功能不够完善;二是景点特色还不够突出,品牌影响力、社会吸引力还不够强;三是大部分景点的旅游设施用地在发展中受到用地瓶颈的制约。为此,宝山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制定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在编制宝山休闲农业设施布局规划的同时,聚焦北部纯农业地区,着眼整体推进宝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并编制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总体目标、区域布局、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及保障措施等。
二是着力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在罗泾镇海星、花红等村建成千亩高水平粮田、千亩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千亩涵养林。在罗店镇张士村、联合村、天平村等村建设千亩设施菜田、千亩特色小水果生产基地、300亩食用菌生产基地、300亩休闲垂钓基地。在月浦镇月狮村、聚源桥村、沈家桥等村建成600亩设施菜田、近千亩水果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等。
三是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集聚区。整合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保护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挖掘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按照“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发展,构建具有宝山特色的农业旅游格局。
四是推进农业旅游品牌基础建设。研究制定解决农业旅游设施用地的有关办法,进一步加大区、镇财政资金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对农业旅游设施建设用地征地费、租用集体建设用地费进行适当补贴。完善贯通农业旅游集聚区内景点的道路和公交线路的建设。
五是加大农业旅游景点宣传力度。致力于对特色鲜明、服务规范、条件成熟的农业旅游项目,加强策划包装,细分客源市场,通过旅游推介会、交易会和专项促销会等形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广泛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