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安全风险现新常态 交通事故年均死亡超900人

18.06.2015  10:14

  2400万人口、超过1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0幢30层以上建筑、近19万台电梯、总长5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面对这组数据,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齐峻坦言,上海城市安全风险高度集聚成为新常态。

  6月17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继续召开,听取和审议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上海贯彻实施《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情况的报告及市政府相关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上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基本受控,持续好转。上海市人大相关执法检查报告显示,与2012年相比,2014年全市道路交通、火灾、工矿商贸、农业机械、铁路交通五大类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4.5%和52.6%;全市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死亡率下降16.7%;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由2.29下降到2.06,下降10%。

  齐峻透露,“十二五”以来,上海的事故仍然集中在道路交通、工矿商贸和火灾三大领域,2011年至2014年,上海道路交通事故年均死亡人数一直维持在900人以上,工矿商贸事故年均死亡人数一直在200人以上。同时,较大事故时有发生、重大事故尚未杜绝。

  齐峻指出,上海城市安全风险高度集聚成为新常态。目前上海人口高度集中,总量超过2400万。产业高度集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高层建筑和重要设施高度集中,30层以上建筑近1500幢;电梯近19万台;中心城各类地下管线约12万公里;轨道交通主营线路总长达540公里,单日运送人次超过900万,这些都带来了安全风险的隐患。

  同时,上海的事故与经济结构发生同向变化。其中,建筑业事故呈逐年下降态势;租赁和服务业事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外来务工人员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占比明显上升。

  对此,上海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杜悦妹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的相关执法检查也发现了同一问题,目前,沪上经营单位普遍使用外包队伍,而外包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外包企业用工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很多是临时工,流动性强、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差,违章操作屡屡引发安全生产事故。2015年上半年,上海某造船企业发生在建船舶分段倾覆事故、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硫化氢泄漏中毒事件,都为外包方安全事故。2014年,上海市安监部门受理的事故中外包事故占比达83.33%,外来务工人员死亡人数占比达8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