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凯原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本学期第一次读书会在法学楼401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由硕士生孔丹阳和张岩做读书报告。他们的阅读书目分别是德内拉·梅多斯等合著的《增长的极限》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环境资源法研究所师生参与读书会。
孔丹阳为大家介绍了《增长的极限》三个版本的特点以及作者观点的细微变化,为听众理解该书提供背景知识。她认为作者通过对“增长的极限”进行分析,证明了物质的增长不可能永远持续,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此外,她介绍了作者经典的Word3模型,就“日益扩张的世界人口与物质经济将如何相互作用以适应地球有限的承载能力”的问题再现了作者的分析及结论,即全球环境与发展的均衡才是最终出路。在半个世纪以前,作者运用科学分析指出地球已处于极限,这一预见性结论在今日得到了证实并令大家惊讶。王曦教授在评论时指出科技进步的重要性。他以作者提到的臭氧故事为例证,指出正是由于科学家发现了氟利昂的替代产品,才使臭氧空洞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张岩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九章为重点,从国家产生的原因、方式、国家的本质和特征以及国家的消亡几个方面为大家梳理了恩格斯的国家观。她对恩格斯对于国家本质的经典论述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围绕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消亡这一主题,与会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博士生徐志荣认为,当今欧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恩格斯“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按新的方式来组织生产”预言。博士生卢锟则就国家的本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马恩的阶级观还是卢梭的契约论,国家都是为了避免毁灭而产生的。读书会在大家热情而激烈的讨论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