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学者在沪探讨科学突破"胡焕庸线":在于经济均衡发展
原标题: 破解“胡焕庸线”在于经济均衡发展
东方网11月8日消息:“胡焕庸线”提出80年至今仍然有效,对“胡焕庸线”的突破,更多在于破解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的“胡焕庸线”,而非人口意义上的“胡焕庸线”。在昨天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探讨了如何科学突破“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的稳定源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限制
“胡焕庸线”是中国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焕庸先生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在1935年时,他采用“点子法”,根据当时全国各县市人口数据,将2万多个点绘制在地图上,制成一张“全国人口密度图”,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一条区分人口稀密程度不同的明确界线,即自今天的黑龙江黑河向西南直到云南腾冲的直线。据测算结果,当时全国东南地区约36%的土地拥有约96%的人口,而西北地区约64%的土地仅有约4%的人口。
“胡焕庸线”自诞生以来就被中外学者沿用至今。从中国历年来的学者研究发现,“胡焕庸线”既是城镇化水平的分界线,也是与水资源和气候密切相关的自然分界线。正是因为我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得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
80年来,“胡焕庸线”表现出充分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现在仍然有94%的人口分布在线的东南。
复旦大学人口所王桂新教授介绍,相关研究发现,人口分布主要由地形地貌、气候等第一自然决定。而第一自然区域结构的极大稳定性,决定了人口分布区域模式的顽健性。人口迁移会受到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第二自然的影响,但人口迁移仍然依赖于人口分布,也即受到第一自然的制约,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与人口分布的区域模式具有密切关系。所以,尽管1980年代中期以来受改革开放的推动,人口迁移日趋活跃,但并未改变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这也解释了胡焕庸线为什么历经80年变迁仍然十分稳定。
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绝对平均的分布
去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提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考虑“胡焕庸线”的背景,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追问,希望实现更为均衡的城市化目标。此后胡焕庸线研究的热潮迅速再次掀起。
但是,“‘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人口绝对的平均化的分布。”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杨云彦称,研究突破“胡焕庸线”应加强风险意识,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探寻打破胡焕庸线的策略。有些媒体简单地将胡焕庸线之问解读为突破中国人口分布现状,这可能是一种误读。
任何人口分布状况都有其客观合理性,差异的存在非常正常,不可能要求富饶的平原和环境约束非常强烈的沙漠地区都有同样的人口密度,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绝对平均的分布,也不可能有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为边缘化区域改变不利的区位条件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之变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学者建议,在破解“胡焕庸线”的过程中,必须探寻符合西部地区的发展模式,究竟是像东部那样集中人口发展城市群,还是像西欧部分国家那样发展宜人小镇;像东部那样先发展工业化再推动城市化,还是像美国的一些中部城市那样,以新产业吸引人口集中,都值得深思。
学者还通过仿真模型,预测了中国未来到2060年的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潜力以及水资源供应,估算了“胡焕庸线”在人口格局方面突破的可能性。建议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在人口分布意义的“胡焕庸线”没有大的改变的同时,地区发展水平意义上的“胡焕庸线”则有望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