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高中优秀学生负笈海外 学校管理"有松有紧"

02.02.2015  11:12

  2月2日消息:本市各大高中正进入紧张的高考复习阶段,而选择“洋高考”的学生,因为学习节奏和同学不一致,成了学校的“尴尬一族”。

  随着参加“洋高考”的学生逐年递增,本市不少高中都面临一道管理新课题——对于选择“洋高考”的学生,是“”还是“”?

   其他学生“羡慕嫉妒

  小吴是徐汇区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三学生,他日前参加了美国的学术能力评估测验,正在准备留学相关材料。由于必须参加高中学业水平考,才能领取高中毕业证,他每天仍然去学校上课。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和政治等相关会考科目,碰到其他课时,他就掏出手机,自顾自玩游戏、看热播剧,这一举动遭到不少同学抗议,理由是影响了他们的复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中某名校校长说,过去,老师们常把“洋高考”学生叫作“捣乱分子”,不少同学对他们“羡慕嫉妒恨”。

  记者从本市各高中了解到,目前选择“洋高考”的学生平均约占5%至10%,极个别学校达到20%,甚至30%以上。

   学校管理“有松有紧

  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说,对于“洋高考”学生是不是必须来校上课,学校没有强行规定。影响上课秩序的“洋高考”学生并不多,一旦碰上,老师会毫不客气“清理”,请他去其他教室或图书馆自习。

  格致中学高三学生小王,准备申报美国的瓦萨学院,她说,“洋高考”学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3月和4月份左右,“洋高考”学生陆续拿到国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她身边很多同学打算利用高三下学期先修美国大学预修课程,拿些学分,他们很需要自由的学习空间。格致中学何刚老师说,那时,学校会开放一些自习室,包括图书阅览室等,供这些学生学习。

  “其实,对我们这部分学生,学校的规矩有松有紧。”小王说,去年10月她报了一个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验的社会培训班,向学校请了一个月假,老师批准了。但当她希望向老师“申请”一些高分,更利于申请到名牌大学时,被老师们一致拒绝,“老师不会因为你参加了‘洋高考’,就对你放松要求”。

   洋大学”掐尖令人忧

  高中校长们坦言:令他们真正担忧的,并不是对参加“洋高考”学生的管理,而是优秀生源的流失。

  沪上一位名牌高中校长说,目前不少国外大学提前行动,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掐尖”。不少高中校长表示,越来越多学生选择“洋高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灵活的高考方式。无论是国内高考如何改善录取方式,还是国内高校提升自身吸引力,都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需思索和破解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