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单一 地点大都在家门口
开学前一天晚上,上海财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7)班的严斯琦跟妈妈算了一笔“账”:“上个学期,我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30个学时,还有30个学时争取在新学年早点完成。”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在全市高一年级开始试行。按照规定,学生在高中阶段社会实践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者服务不少于60个学时。
实践地点大都在家门口
严斯琦这个暑假很忙,两个月里,她和同学去了上海博物馆、鲁迅纪念馆等6个博物馆,还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当了4天志愿者,加上上学期在阳光之家志愿服务的一天,她已经完成了30个学时的志愿者服务。严斯琦的班主任包灵梅给学生们安排好了接下来的社会实践地点,高二有一个星期的集体学农,还有和平凉街道的结对志愿公益活动,以及和社区敬老院的互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志愿服务,都在学校附近,岗位也相对比较统一。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老师顾凌燕负责学生的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通过和街道联系,她给高二和新入学高一学生安排了图书馆管理员、档案馆助理等岗位。她认为在街道进行志愿者服务,“一是离家离学校都不远,二是工作岗位要求不算太高,容易上手。”
多数岗位只有团队预约
开学前,包灵梅发现,班上已有学生完成了全部60个学时的志愿服务,他们参加了爱心暑托班服务,提前“修满”了学分。但是更多学生的学时只能根据学校的安排来完成。
“博雅网上的志愿者名额虽然会时不时放出来,但很多不是要求集体预约,就是名额非常少,”严斯琦说,今年暑期,上海市团市委和市文明办推出了“爱心暑托班”,并向高中生开放,但名额“一会儿就没了”。
建平世纪中学校长陈强说,目前学会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服务,确实都以学校统一安排为主,主要以图书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的岗位为主,“街道接收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其实多出了许多额外的工作。”而不少志愿者岗位只接受团队预约,还有安全方面的考虑:“毕竟是高一、高二学生,第一次真正踏上社会,安全是第一位。团队预约,便于班主任和老师巡访管理。”
提高素质需要百花齐放
虽然综合评价方法出来才几个月,一些学生已经提前完成了所有的志愿服务。不过对此,不少老师持否定态度。
“在高一年级突击完成所有的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违背了这项评价体系的初衷,”陈强说,如果仅仅是为了修“学时”,学生就会把社会实践当作是任务完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没有任何帮助的。”他介绍,建平世纪中学的学生志愿服务将均匀地安排在高一和高二两个学年中,可以不影响到高三的复习迎考。
顾凌燕呼吁:“如今能开放的岗位和机会还并不多,学生的实践偏简单雷同。如果能有更多的企业或者学校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开阔眼界的职业体验,这样的综合素质评价就可以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