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潜能开发成全球课题 中外教育专家集聚沪上

22.09.2014  10:21

  激发学生潜能,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工作者共同破解的实践课题——学生潜能开发的最大化就是教育的优质化。在日前沪上举行的“激发学生潜能教育变革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以及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芬兰、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名校长代表和教育研究领域专家,以各自的探索给出答案。

   学生潜能开发需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学生潜能开发需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国际校长联盟主席、芬兰中学校长协会会长AriPokka先生强调,学生潜能开发其实就是学校办学的中心议题。他说,芬兰的教育体系呈现环路型,没有死角,永续不断,寓意着要为所有人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具体的做法是,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十年做课程分布规定,同时对核心课程做指导和规定,学校有如何开发利用主题课程的权利,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品质和校长的素质,也直接地决定了教育质量。

  AriPokka先生介绍,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芬兰学校会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体系,学生围绕自己兴趣和职业规划来选修课程,所以每个人的课程表是不同的。由于一个学校的课程体系还不足以支撑学生的全部选择,学校与其他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便更加重要,教师可以互换,教师流动制度既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教育选择的机会,又可以让文化互相交融。此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可以在年级之间跳跃,对小部分在特殊学科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而言,不但校内可以跳级,甚至还可以提前进入大学学习相关科目。学生在学术性高中和职业教育之间也可以灵活选择,这让教育更加社会化,学生可以寻找到最合适自己发展的教育方式。

  对此,华东师大校长培训中心吴志宏教授认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要破除两个观念:一是别把不适当的超前教育当作先进的教育理念;二是全面发展未必等于卓越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是激发学生潜能的立足点

  对高中学校而言,激发学生潜能的最大空间在于课程以及相关的评价等。奉贤中学校长季洪旭强调,学校以了解学生为前提,以构建和实施激发学生潜能的校本课程为载体,通过人生规划体验课程,激发学生动力潜能;通过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实施融拓展、体验、探究三维一体的社团课程,激发学生志趣潜能;架构创新素养课程,激发资优生的创新潜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高三毕业生的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志向、兴趣、智能、社团、项上研究与最后录取学校和专业具有较高的匹配度。上海市育才中学校长陈青云强调,激发学生潜能,要在学校课程的变革上定方向、找路径,关注个体差异是激发学生潜能的立足点,转变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潜能的主渠道。

  而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潜能的测评,从而找到匹配学生学业的学习策略,该校开展的学能项目评价和学习特长认定,都有利于潜能的显性化。校长姚晓红认为,我们要有发现学生潜能的慧眼,需要在课程、评价等变革中寻求学生潜能培养的突破。华东师大附属东昌中学校长赵国弟则指出,要避免教师或“学霸”对课堂话语权的垄断,要给予每一个学生平等参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