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党代会 谋新发展】党代表访谈:精准菜单式服务 凝才聚才助发展 ——访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清
化学学科入围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国家批复……对化学学院来说,这些卓越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人才队伍这个重要“支点”。
“以谈心谈话凝聚人才,以精准菜单服务人才,以参与国际竞争吸纳人才。”化学学院党委书记张文清表示,学院以化学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结合学院特色,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新机制,服务于学院和学校的事业发展,为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思想引领 以多项激励凝聚人才
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在于“人”。几年来,化学学院引进与培养并重,现已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院士2人,诺贝尔奖化学奖获得者1人,国家 “千人计划”1人,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青”6人,国家“优青”5人。
何以凝聚人才?“既有思想引领,也有政策激励。”据张文清介绍,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经常性地与新进教师、引进人才等进行谈心谈话,了解不同层次人才的具体需求。如在对院士的定期拜访中,认真听取他们对学院发展和“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在国家“千人计划”每次回国时,都向他们介绍国情,并咨询学院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在与青年教师座谈时,有时邀请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传授教学能力提升的“法宝”,有时则邀请分管科研的副院长介绍人才计划及项目申请经验等,助力青年教师的后续发展,还经常邀请退休教师返校,与他们一起回顾学院发展史,展望前进之路。
图片说明:学院中年教师组成的教学名师团队
2017年,化学学院设立了两项深受欢迎的激励政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化学之星”评选计划和优秀年度教师评选计划。据张文清介绍,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骨干人才,构建高层次人才成长梯队,学院面向40周岁以下的教师设立了“化学之星”,每年评选5人。对于入选的“化学之星”,学院除给予2万元奖励外,还将在出国进修和深造、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年度优秀教师奖”则面向学院全体教师设立,每年评选出在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管理服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入选者每人可获得1万元奖励。
除此之外,学院还专门拿出一笔资金,用于激励教师申请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据张文清介绍,在此激励下,学院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数量较前一年有明显提升。
瞄准靶心 以精准菜单服务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要分层次、有梯队,而不同层次和梯队的人才,需求则是不同的。据张文清介绍,为了加强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化学学院成立了涵盖学院党政领导、系所负责人、学科领军人才在内的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分层分类,细化他们的需求,瞄准需求靶心制定服务菜单,以精准服务助力人才建设。
如针对高端领军人才,2016年,学院实施了“筑巢引凤”工程、“交钥匙”计划等。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很多高端人才认为回国后建立实验室的准备工作漫长,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院力争为他们配备好实验室,完成装修,直接交钥匙,确保新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以“拎包入住”。引进的高端人才可以自带科研团队,也可以委托学院进行招聘,学院人才工作小组会根据每位引进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一对一的服务。通过此项工程,近年来,化学学院成功引进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国家“千人计划”、“青年千人”等十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
图片说明:讨论服务菜单
化学学院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做发展菜单,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尊重个人发展意愿,综合协调学院资源,瞄准需求靶心,提供帮助菜单。对已有一定科研基础的中年教师,鼓励他们科研反哺教学,成立了化学类基础课程教学名师培育团队。打造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体系,设立高水平国际教学论文奖励机制。对青年人才加大培养支持力度,设置专门的人才队伍建设费用,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综合规划,为他们建立培养平台,制定跟踪机制。对学院骨干人才、退休教师等,学院人才工作小组定期拜访,请他们为学院的发展献言献策,传经送宝,将“传、帮、带”的互动模式落到实处。
依托平台 面向国际吸纳高端人才
2017年10月22日,在学校迎来65周年华诞之际,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的建设,既是国家与上海市努力打造世界级研究机构的有力举措,也是把上海建设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更是学校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
图片说明:费林加教授作学术报告
中心以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 L.费林加教授名字命名,聚焦源头创新,依托华东理工大学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围绕结构可控分子工程及界面光电功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
“这是学院在主动面向人才建设的国际竞争中,对人才队伍发展的制度建设作出的大胆尝试。”张文清说,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吸纳高端人才,是学院创新工作理念,为人才队伍建设开出的可持续发展菜单。未来,学院希望加强顶层设计,依托“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吸引世界顶级科学家及团队加盟,产生一批国际认可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引领相关基础学科前沿发展,提升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化学一级学科的建设。
对于未来,张文清说,学院将按照发展总体规划,围绕学科重点发展方向,针对相对弱势的无机化学、新兴发展的冷冻电镜等引进人才和团队,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打造“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