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学子对思政课教学总体满意度高

03.05.2018  08:03
      本科生和研究生7门思政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7.62%,其中有5门课程的不满意率为零。在4月13日召开的同济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上,我校上学期面向在校学生随堂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研报告发布。这一专题问卷,是为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课堂主渠道的落实,我校上学期启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项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督导组随机抽样调查了同济大学509名在读学生,其中本科生354人、硕士生105人、博士生50人,覆盖到2014级至2017级各年级学生。调研的7门思政课程分别是:对本科生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对博士生开设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思政课授课内容与课程教材的匹配程度如何?受访学生认为,两者之间匹配度较高。思政课程的教师不只是单纯讲授知识点,还结合实际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教材、引导学生进一步主动思考,积极尝试和探索让课程富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
      在“授课模式”方面,超过97%的受访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对于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积极影响。除课堂教学外,同学们认为,社会实践和参观考察也是思政课程的重要环节。
      思政课教师是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92%左右的受访学生对这两项指标给出了“良好”以上的评价,体现出对授课教师表现的认可。
      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素质”有何期待?“政治敏感性强、了解时事热点”“理论素养深厚、专业功底扎实”“语言风趣幽默、分析鞭辟入里”位列前三。“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需求与期待在进一步发展变化,他们希望思政教师对时政热点具有高敏感度,能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风趣的语言表达对其进行专业而又易于理解的分析。”报告指出。
      思政课应当如何进行考核?在同学们看来,思政课正逐步综合使用多维评价的方式,考核方式已引入课堂讨论、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思政课对同学们具有吸引力吗?还是让这次问卷调研的数据来说话:80%左右的学生会认真聆听授课内容,超过38%的学生做笔记。
      受访同学们还对思政课教学积极建言:希望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对时政热点的分析,结合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进行研讨,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希望增加社会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并利用多媒体、小组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希望能提高专项报告、实践环节在考核中的比重,进一步激发同学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调研报告》认为,“从总体上说,受访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满意度高、获得感强,思政课程在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专项督导”的重要内容,上学期,教学质量督导组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四门本科思政课程、两门硕士研究生思政课程和一门博士生思政课程进行了全覆盖专项听课。督导检查显示,本科思政课的总体优良率为96.97%,研究生思政课总体优良率为100%。
      上学期,分别有133位督导完成本科生课堂听课889人次,50位督导完成研究生课堂听课135人次。督导组采用新的评价意见表,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督导评价的首要标准,在被听课检查的889门本科生课程中,“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这一评价标准的优良率为97.98%,居各分项项目之首。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课堂教学的检查监督,我校现已构建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督导工作体系,努力创建“一流的高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在已组建的第五届教学质量督导队伍中,包括170名校级督导、270名院级督导。我校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每学期将校级督导日常开展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别形成本科生、研究生《课堂教学检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一批课堂教学有特色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