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养比知识量重要 本市小学一年级教师将接受培训

24.08.2014  20:50

  今年9月1日,本市将在所有小学全面推进“零起点”教学,并推出“一校一督导”、一年级课堂开放日、开展第三方民意调查等系列举措,为“零起点”保驾护航。从下周开始,市教委将面向全市小学一年级语、数、英课目的教师展开科学实施“零起点”的集中培训。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由市教卫党委、市教委、解放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新解放教育讲坛获悉的消息。

  四个学习基础素养很重要

  对于不少“小一生”家长而言,“零起点”这个词恐怕并不陌生,去年全市2个区和35个学校参与了试点。不过,市民信箱一项由1780名家长参与的调查显示,理想和现实之间还存在差距——七成家长表示会在孩子入学前教拼音,47%的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学前补习班或兴趣班。但家长的心态其实又很矛盾,在回答“家长最希望孩子入学前掌握哪些本领”这一问题时,数据显示,“与人交往”“体育劳动”“音乐绘画”等三项远超“识字算数”。

  “我的孩子刚上中班,已经开始学数学了,其实我不想让她学,但她身边有小朋友已经学了两年了,我们已经落后了。”“我们上海的孩子坚持‘零起点’,可外地孩子都在抢跑,未来进入全国性的竞争平台,我们肯定要落后一大截了。”“我身边也有零起点失败的案例,一张白纸进小学,最后在升学和老师的压力下,不得不开始抢跑、赶场补课。”在互动环节,家长的提问充满了对于实施“零起点”的担忧和焦虑。

  对此,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表示,两区2013年“零起点”调研数据显示,经过对2000多个孩子长达两年的跟踪和研究发现,小学一二年级和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水平有直接影响的素养,是理解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和精细动作等四个素养,而知识性的计算、识数、记单词等都排在后面。学习基础素养对学习的影响,随年级升高而增大,而抢学的知识内容影响越来越小。“幼小衔接中,关注学习基础素养比抢跑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幼儿未来学业发展。”贾炜说。

  上理工附小校长丁利民也用数据佐证,一个小学前没学过外语的孩子,与学过的孩子,差距只是50个生词和20句对话。这些在进入小学之后,花15-18个课时就可以解决。换句话说,只要进入正式学习阶段,通过一定的教学或游戏方式,可以很快缩小这些差距。

  家长应更关注幼儿的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

  此外,贾炜还呼吁家长要重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感觉统合失调比例增高带来的系列学习障碍。近年来,本市的新生儿剖宫产率已经达到了60%,而剖宫产的孩子患感觉统合失调的比例高达43%,远高于顺产的10%。而这也是很多孩子在书写、计算、阅读等方面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如孩子朗读时漏字、加字、念错字、替换字,又或是计算时写错数字的顺序和位置,抄写时要看一笔写一笔,这或许都是感统失调引起的学习障碍。“感统失调最佳的干预时间是在学龄前,最晚不能超过12岁。但是,如果大量的抢学、先学占据了这个时间段,学习智能和身体机能的完善就会丧失最佳时间!”贾炜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