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媒体聚焦我校新增2名院士

25.11.2019  12:41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我校机动学院涂善东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我校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受到《中国科学报》《文汇报》、科学网、上观新闻、文汇APP、新民网、东方网、澎湃新闻、周到上海等多家媒体的报道。


【文汇APP】新科院士涂善东:他一心为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安全保障

    刚刚,58岁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当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新科院士。

    涂善东教授1961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祖籍广东省大埔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1985年、1988年分别获该校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1993年至2001年,先后担任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02年后,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以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目前,涂善东教授还兼任国际压力容器学会亚大地区主席、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可靠性委员会委员、先进材料和标准凡尔赛合作组织分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石化炉管质量检测检验与评估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发商发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联合创新中心(UIC)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与材料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涂善东教授从事化工机械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他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创建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倡导全面工程教育,引起国内外同行积极反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他已培养博士 40 人,多名学生和助手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学生成为企业的优秀技术骨干。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设备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尤其是随着装置的大型化,事故损失更为严重。涂善东教授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建立了高温承压设备弱点辨识方法与精准维修技术,提出基于损伤演化的高温结构弱点辨识方法,发展基于损伤分级的修复工艺及在线安全监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实现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创新发展了高温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创建基于损伤、断裂和结构失稳三个维度的安全评价新技术,发展高温拘束断裂理论和微创测试方法,并在万余台套承压设备上成功实施,为解决高温承压设备多失效模式协同评价的难题、形成完备的化工设备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基于损伤模式的化工承压设备安全调控技术,发展全寿命设计及可靠性制造方法,为实现六大类重要承压设备中国制造、推动我国承压设备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述成果为我国万台承压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用于大型反应器、换热器、汽轮机、高端阀门等化工与能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拓展应用于世界最大压力容器CAP1400安全壳、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新一代火箭发动机等关键装备或部件的自主研发,保障了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涂善东教授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为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10项,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项、国际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件,发表论文354篇,他引6700余次;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或邀请报告41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22次。 

    原文来源: 文汇APP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kjwz/20191122/304393.html

 

【上观新闻】这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新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现为华东理工诺奖中心外方主任

    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华东理工大学特聘的“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今年,他还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荷兰国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51年5月生于荷兰。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 vanʹ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先后获得手性奖章、Vanʹt Hoff奖章、玛丽-居里勋章、Arthur C. Cope 学者奖和欧洲化学金牌奖。

    伯纳德·L·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由于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伯纳德·L·费林加与中国科学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他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他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另外,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孙立成教授也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徐瑞哲 张婷

    原文链接: https://www.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90060

 

【文汇APP】新科外籍院士费林加:出生在乡村遇到好老师才成就了自己,希望在上海建成科学家国际社区,成就更多年轻人

    刚刚,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2019年中国科学院新科外籍院士。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荷兰国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51年5月生于荷兰。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 van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先后获得手性奖章、Vant Hoff奖章、玛丽-居里勋章、Arthur C. Cope 学者奖和欧洲化学金牌奖。

    他合成了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了分子时代

    伯纳德·L·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分子马达可以是微型“起重机”、人工“肌肉”和袖珍“马达”。费林加也因此被称为“分子马达”第一人。

    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由于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费林加与中国科学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

    同时,他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因为遇到好老师改变了他的人生,所以他也希望能够把华理的费林加中心建成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科学家的国际社区

    费林加出生在一个小乡村。“在我12岁之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我有9个兄弟姐妹,我排行老二。我非常喜欢化学,喜欢合成新的化合物,漂亮的晶体,甚至是‘令人难忘’的味道”。费林加曾以为自己要成为一个农民,是父母的鼓励和政府的支持让他能够在大学里选择化学作为专业继续深造。

幸运的费林加遇到了特别好的老师,于是他在化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享受化学带来的乐趣。

    忆及获得诺奖的那一刻,费林加笑着说,那天早上正和学生讨论下周需要进行的实验安排,“我甚至有点‘恼怒’电话的铃响打扰了我和学生的讨论”。当接到电话,得知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后,费林加觉得自己可以向周围的人“炫耀”,但却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该说什么。挂断电话后,费林加说他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让刚刚讨论的学生回来,继续被电话打断的课题讨论,“这也是真的是很有趣的经历了”。

    他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他的目标是希望把这个“联合研究中心”)打造成一个国际化的社区,在这里培养训练年轻人,吸引并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在智能材料,分子开关与马达,超分子化学上做出杰出的科研成果。

    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化学是无国界的,在科学的社区里,学生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大家相互学习,交换思想。不同的是对待各国学生的教育方式。我更希望中国的学生和导师可以有更多的互动,多肯定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埋头工作”。

    费林加认为,大学有足够的自由给学生去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明确自己的能力;费林加坦言他很难每天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对话,因此需要进行集体讨论,不断地提醒学生这是他们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但有什么问题,他都会给出建议与指导。在他看来,努力工作是必须的,但一味地只知道工作没有意义。学生需要不断反思地自己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已经无法实现,那就要及时放弃。

    另外,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孙立成教授也同时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原文来源: 文汇APP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kjwz/20191122/304397.html

 

华东理工大学新增两名院士

【科学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又有新突破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19年增选院士结果。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涂善东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标志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再获突破。

    同时,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标志学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获得重大突破。

    涂善东从事化工机械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他勇于开拓、艰苦创业,创建承压系统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时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倡导全面工程教育,引起国内外同行积极反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他已培养博士40人,多名学生和助手成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一批学生成为企业的优秀技术骨干。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设备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尤其是随着装置的大型化,事故损失更为严重。涂善东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建立了高温承压设备弱点辨识方法与精准维修技术,提出基于损伤演化的高温结构弱点辨识方法,发展基于损伤分级的修复工艺及在线安全监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实现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创新发展了高温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创建基于损伤、断裂和结构失稳三个维度的安全评价新技术,发展高温拘束断裂理论和微创测试方法,并在万余台套承压设备上成功实施,为解决高温承压设备多失效模式协同评价的难题、形成完备的化工设备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基于损伤模式的化工承压设备安全调控技术,发展全寿命设计及可靠性制造方法,为实现六大类重要承压设备中国制造、推动我国承压设备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述成果为我国万台承压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用于大型反应器、换热器、汽轮机、高端阀门等化工与能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拓展应用于世界最大压力容器CAP1400安全壳、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新一代火箭发动机等关键装备或部件的自主研发,保障了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涂善东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两项为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10项,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项、国际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件,发表论文354篇,他引6700余次;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或邀请报告41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22次。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荷兰国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伯纳德·L·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由于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伯纳德·L·费林加与中国科学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田禾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他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另外,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施剑林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瑞典皇家工学院孙立成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

    原文来源: 科学网   |   发表时间:2019-11-24  |   作者:黄辛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1/433055.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新科院士独家连线——

中国科学报》:新身份 新责任 新打算(节选)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此次共有139人当选为院士。

    他们正式得知当选消息时在干啥?会和谁分享当选院士的好消息?此时想到了谁?当选院士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们第一时间连线12位新科院士,看看他们怎么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

    希望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在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那一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涂善东心中涌起的第一个词汇是“感恩”。

    作为我国化工机械及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58岁的涂善东坦言,对自己而言,成为院士无疑是人生中重要的一刻,但面向未来,未来已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会在有限的生命里,继续完成我在高温高压装备领域的使命,这其中有许多是我此前作过的承诺。

    作为高校教师的涂善东,也希望能在一些新兴工业领域,如液化天然气(LNG)工业、氢能工业、新型煤化工等,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考虑到人因失效事故比例增加,我也一直在倡导智能工厂的底层技术,如极端工况下的智能传感技术、失效评价专家系统等,这方面也有赖于更多青年人才的贡献。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9-11-25  |   作者:陈彬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11/351378.shtm?id=351378


【周到上海】:华东理工大学新增2名院士

    今天(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2019年增选院士结果,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涂善东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标志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再获突破。

    同日,中国科学院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标志学校海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获得重大突破。

    涂善东教授从事化工机械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  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建立了高温承压设备弱点辨识方法与精准维修技术,提出基于损伤演化的高温结构弱点辨识方法,发展基于损伤分级的修复工艺及在线安全监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实现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发展了高温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创建基于损伤、断裂和结构失稳三个维度的安全评价新技术,发展高温拘束断裂理论和微创测试方法,为解决高温承压设备多失效模式协同评价的难题、形成完备的化工设备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基于损伤模式的化工承压设备安全调控技术,发展全寿命设计及可靠性制造方法,为实现六大类重要承压设备中国制造、推动我国承压设备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涂教授取得的成果为我国万台承压设备事故率持续下降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用于大型反应器、换热器、汽轮机、高端阀门等化工与能源设备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拓展应用于世界最大压力容器CAP1400安全壳、航空发动机、载人航天工程环控生保系统、新一代火箭发动机等关键装备或部件的自主研发,保障了相关领域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 

    涂善东教授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为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10项,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项、国际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件,发表论文354篇,他引6700余次;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或邀请报告41次,担任国际会议主席或共同主席22次。 

    涂善东院士简介

    涂善东教授1961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祖籍广东省大埔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1985年、1988年分别获该校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

1989年至199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1993年至2001年,先后担任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02年后,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伯纳德·L·费林加院士简介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荷兰国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51年5月生于荷兰。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 vanʹ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先后获得手性奖章、Vanʹt Hoff奖章、玛丽-居里勋章、Arthur C. Cope学者奖和欧洲化学金牌奖。 

    伯纳德·L·费林加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伯纳德·L·费林加与中国科学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

    他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

    他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原文来源: 周到上海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董川峰

    原文链接: http://static.zhoudaosh.com/AC0F2BE851B10E7F082C058433FE3EA1F443B2DD729F5A6FAE5E5624786EFA2F


【东方网】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当选中科院外籍院士 合成出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11月22日报道 :中国科学院22日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化学部)。

    伯纳德·L·费林加(Bernard Lucas Feringa)1951年5月生于荷兰,1978年获得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荷兰格罗宁根大学Jacobus H.Van?t Hoff分子科学杰出教授。2004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06年当选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2016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先后获得手性奖章、Van?t Hoff奖章、玛丽-居里勋章、Arthur C. Cope学者奖和欧洲化学金牌奖。

    费林加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为分子机器与有机不对称催化。他合成出了世界首个人工分子马达,通过结构工程实现对分子马达转动参数的精准调控,并发展出一系列基于分子马达的智能分子材料,将“蒸汽机时代”带入到分子维度。他构建的全人工合成的纳米分子车,能够在金表面实现精确的制导运动,使得宏观机器概念在微观世界得以实现,成为化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他将“光开关”的概念引入到分子信息存储、液晶材料、手性控制、生物大分子等领域,推动了相关交叉领域的发展。

    他同时也是有机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他基于亚磷酰胺开发的数十种不对称催化转化体系得到了许多课题组的广泛应用,现已成为明星分子Feringa配体。由于通过铜催化实现了格氏试剂与环状烯酮的共轭加成,该方法也被广泛使用于全合成中。

    费林加教授与中国科学界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他长期与中国学者合作,持续开展学科前沿研究。他与田禾院士共同领衔组建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旨在打造精准化学与分子工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高地。

    目前,费林加教授以“国际知名大师客座教授”的身份受聘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研究团队,招收并指导学生,在上海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目前已经以该中心为通讯单位发表多篇重要成果,为我国在分子机器及智能材料领域产生世界范围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广泛参与中国大众科创活动,并多次与全国青年教师、大学生、高中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科学人生。2018年。费林加教授被上海市政府授予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原文来源: 东方网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傅文婧

    原文链接:  http://sh.eastday.com/m/20191122/u1ai20172413.html


文汇报》:从上海光源到抗震救灾 “被需要”就是创新使命

    浦东张江,上海光源(俗称“鹦鹉螺”)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不仅是一个个醒目的科创地标,还直接“孵化”出了一位院士——作为长期为之努力的科研团队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赵振堂昨天当选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长期从事结构抗震研究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吕西林,到为高温高压设备提供安全保障技术的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再到胸怀“”才大略、在材料研发领域填补关键技术空白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董绍明……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上海,今年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无不是用一流原创成果,书写报国为民的科学情怀。

    吕西林是同济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工学博士,留校任教至今,悠悠三十五载,他始终行走在结构抗震研究最前沿。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由吕西林担任领队的同济大学专家组一行六人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部派出的“房屋应急评估专家组”,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

    吕西林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他发明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新体系”成功应用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和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他长期致力于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性能评估与设计理论的研究,相关成果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一批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为科技大国、科研强国,离不开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赵振堂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与装置研制工作,三十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最令他骄傲的是他和团队建造的大科学装置。在赵振堂看来,大科学装置团队是“科研成果的幕后英雄,而且是不可或缺的英雄”。得益于上海光源,我国科学家实验发现了外尔费米子、实现甲烷高效催化转化、在国际上首次在体观察到了大鼠肺泡结构……而赵振堂和他领衔的团队始终甘当科研成果的“保姆”。在“鹦鹉螺”内有一道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培育上海光源精神,建造世界一流装置”。赵振堂说,“上海光源精神”是对上海光源建设团队所反映出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综合体现,“上海光源精神”其实也是我国几代大科学装置建设者长期坚守、奉献的真实写照。

    2002年从国外学成归来后,董绍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从事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从无到有,攻坚克难,董绍明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和应用的重大突破。他研制的在特定方向上近零膨胀的高可靠、轻量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空间相机支撑结构,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高分辨率空间遥感卫星中的应用,填补了我国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空间遥感观测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看来,科研工作是一份依靠理论知识、经验积累和敏锐洞察力的“技术活”,也是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良心活”。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设备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涂善东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提升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作出了重要贡献。涂善东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前涌现的一些新兴工业领域,如液化天然气(LNG)工业、氢能工业、新型煤化工等,都是非常严苛的工况。“我希望未来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让他们成为低温深冷、抗磨抗蚀方面的专家,为行业科技进步作贡献。

    原文来源: 文汇报   |   发表时间:2019-11-23  |   作者:樊丽萍

    原文链接:  http://dzb.whb.cn/2019-11-23/4/detail-662030.html


【上观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揭晓,看看上海哪些科技专家当选  

    刚刚,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揭晓,上海有6位科技专家当选。他们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绍明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涂善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黄震教授、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赵振堂研究员、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同济大学徐祖信教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董绍明 ,男,1962年出生,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结构陶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高性能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曾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被评为上海市领军人才、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董绍明开发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复合与原位反应制备技术,攻克了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精确成型和精密加工、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以及复合材料气密性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成功实现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相关材料与构件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攻克了超高温陶瓷基体的高效改性技术和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将其成功应用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结构件的研制。其中,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这项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涂善东,男,1961年出生于福建龙岩,祖籍广东大埔,现任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化工机械研究。1982年,他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本科,1985年、1988年分别获该校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他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1993年至2001年,先后担任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02年后,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和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2项为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特等奖及一等奖10项,以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件、国际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14件,发表论文354篇,他引6700余次。

    黄震 ,男,1960年8月出生,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长期从事车用能源、发动机燃烧和大气污染防治研究。

    他于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以来担任教育部动力机械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创建了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方法,发明了发动机燃料多样化关键技术,牵头研发的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3篇为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高被引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件,出版专著3部,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2018年,他获得国际清洁燃料成就奖、中国内燃机工业杰出科技创新奖,2019年当选国际燃烧学会会士。

    赵振堂 ,男,1961年5月出生,现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1978年10月至1990年11月,他就读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他曾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欧洲核子中心访问学者,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赵振堂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与装置研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和完成多项大科学装置项目、863和973项目等。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加速器物理、加速器高频技术、自由电子激光和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他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获2011年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集体奖)。

    吕西林 ,男,1955年1月出生,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他长期从事结构抗震领域研究,带领团队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

    吕西林开发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技术”,成功应用于上海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和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创建了复杂高层建筑抗震分析、性能评估与设计理论,为国家技术规范制定提供了试验和理论支撑,成果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还有建筑物移位改造新技术成果,已在包括上海音乐厅在内的多项工程中得到应用。2017年2月,吕西林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徐祖信 ,女,1956年4月出生于江西萍乡,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她毕业于河海大学,历任河海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局长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1995年回国至今,她一直坚持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徐祖信致力于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长期深入工程一线,研究揭示我国城市河流污染主要成因,充分发挥环境、水力、市政三个学科交叉优势,创新我国城市河流系统、协同、耦合治理的技术体系。她曾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领衔并参与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她编著的联合国人居署专题技术报告,在全球第四次环境大会发布,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高度赞扬,提升了中国治水模式的国际影响力。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23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5篇,在我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原文来源: 上观新闻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黄海华 彭德倩 俞陶然 徐瑞哲

    原文链接: 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90084&time=1574389610807&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文汇APP】重磅!上海再添6名工程院院士,在沪工程院院士达77人,医药卫生学部最多

    中国工程院刚刚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6人在上海工作,他们是: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涂善东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教授黄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赵振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吕西林、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徐祖信。

    其中徐祖信为女院士,六位新晋工程院院士中年龄最小的是57岁的董绍明,六人平均年龄59.8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每两年增选一次。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参照执行。

    董绍明

    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建立了6000余平方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研制基地,成功研制出高热稳定、高结构稳定、超高温、高热导四大类陶瓷基复合材料,为“神舟”“天宫”“高分”“北斗”等国之重器的材料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涂善东

    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实现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震

    从事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激光流场测试和大气污染控制研究工作。提出了燃油溶气雾化和燃烧新概念、喷雾内部EGR控制发动机有害排放新理论。

    赵振堂

    怀着拳拳报国心,投身到国家物理研究的工作中,先后负责大型粒子加速器设计研制工作、加速器运行和升级改造工作,更是一手打造了国之重器上海光源,为众多科学家源源不断产出成果提供了科学基础保障。

    吕西林

    长期从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在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建筑物移位改造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工作。他发明的“组合消能减震支撑新体系”,成功应用于2010年世博会重大工程、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工程和国家校舍抗震安全工程。

    徐祖信

    系统研究可靠性数学理论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这是当今世界各国近10年来的“难关”,她把目光投向苏州河综合治理工程,节约工程项目至少20亿元。

    据上海院士中心统计,此次增选后,在沪中国工程院院士共77人。按照他们所在的学部划分,医药卫生学部27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4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5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5人,工程管理学部1人。

    原文来源: 文汇APP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沈湫莎

    原文链接: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kjwz/20191122/304398.html

 

【新民网】刚刚,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名单“官宣”,上海6人入选

    新民晚报讯 (记者 董纯蕾 张炯强 郜阳 易蓉)中国工程院今天上午发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其中,6位新增工程院院士来自上海(即人事关系在沪)。

此次上海新增的6位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的董绍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57岁)、 涂善东(华东理工大学教授,58岁) ,能源与矿业学部的黄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59岁)、赵振堂(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58岁),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的吕西林(同济大学教授,64岁),环境与轻纺学部的徐祖信(女,同济大学教授,63岁)。

    至此,中国工程院在沪院士现有77位,其中8位为女性。从学科分布来看,医药卫生学部的在沪院士人数依然最多,共27人,占在沪院士总数的35.06%。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中国工程院在沪院士的平均年龄为76.91岁,其中最年轻的是陈杰(1965年生,2017年当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同济大学教授),最年长的是陈灏珠(1924年生,1997年当选,医药卫生学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新院士简介】

    董绍明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开发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复合与原位反应制备技术,攻克了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精确成型和精密加工、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以及复合材料气密性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成功实现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相关材料与构件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了超高温陶瓷基体的高效改性技术和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并将之成功地应用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结构件的研制。其中,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 研制了在特定方向上具有低膨胀系数的空间遥感系统用高可靠、轻量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支撑构件,在国内首次用于卫星遥感相机装配,并实现了高质量的外景成像。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遥感观测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航空领域对长寿命热结构材料以及钍基熔盐堆对耐高温熔盐腐蚀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了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开发了SiC纤维稳定化处理技术和高致密SiC/SiC 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成功制备出高致密SiC/SiC材料,其力学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水平。 攻克了第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用高性能碳化硼中子吸收球的关键制备技术,并与合作企业联合实现了相关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促进我国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关键安全控制材料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提出纤维和一维纳米结构于微米和纳米尺度上对复合材料基体进行多级增强的思想。通过采用CVD工艺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CNTs和SiC纳米线,成功地研制了多级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显著改善。

图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涂善东,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以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兼任国际压力容器学会亚大地区主席、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可靠性委员会委员、先进材料和标准凡尔赛合作组织分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石化炉管质量检测检验与评估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发商发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联合创新中心(UIC)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与材料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高温高压下运行的化工装置一旦发生设备失效,往往导致火灾爆炸,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尤其是,随着装置的大型化,事故损失更为严重。涂善东教授长期致力于化工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工程技术:建立了高温承压设备弱点辨识方法与精准维修技术,提出基于损伤演化的高温结构弱点辨识方法,发展基于损伤分级的修复工艺及在线安全监测技术,为解决高温设备何处修与何时修的难题、实现我国石化装置连续安全运行周期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创新发展了高温承压设备安全评价技术,创建基于损伤、断裂和结构失稳三个维度的安全评价新技术,发展高温拘束断裂理论和微创测试方法,并在万余台套承压设备上成功实施,为解决高温承压设备多失效模式协同评价的难题、形成完备的化工设备 、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基于损伤模式的化工承压设备安全调控技术,发展全寿命设计及可靠性制造方法,为实现六大类重要承压设备中国制造、推动我国承压设备设计制造与维护技术体系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震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上海市委主委,全国政协常委。多年从事发动机燃烧与排放控制、石油替代与新能源汽车、大气污染控制及能源政策战略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上海市重大、重点课题项目多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级专家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第二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第一、二层次。

    赵振堂 ,男,196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1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并获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大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先后担任日本、韩国和巴西等国的7个大型加速器装置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ACFA)委员、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束流动力学委员会(ICFA-BDP)委员及未来光源分委会主席、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副事事长、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和上海市核学会理事长等。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研究和装置研制30余年,曾任上海光源工程副总经理、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担任上海光源线站工程总经理、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建成我国首台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研制成功两台自由电子激光(FEL)装置及X射线FEL试验装置直线加速器和我国首台质子治疗同步加速器。在FEL新原理研究、加速器关键技术研发、装置的设计与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卓越成绩。发表期刊论文125篇,主编专著2部,应邀作国际会议报告4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集体奖)、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上海市领军人才。

    徐祖信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历任河海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局长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1995年回国至今,一直坚持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徐祖信一直致力于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领衔并参与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排名第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23件,以第一或通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5篇。

    吕西林 ,1955年1月生。1984年12月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0多年来一直从事结构抗震减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研究。先后主持了6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研究成果“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编技术标准5本,参编7本,专著8本。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7项,获专利2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0多篇。201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原文来源: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董纯蕾 张炯强 郜阳 易蓉

    原文链接: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1614186.html

 

【澎湃新闻】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揭晓,上海6位科技专家入选

    今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有6位新增院士来自上海。

    此次上海新增的6位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的董绍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57岁)、涂善东(华东理工大学教授,58岁),能源与矿业学部的黄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59岁)、赵振堂(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58岁),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的吕西林(同济大学教授,64岁),环境与轻纺学部的徐祖信(女,同济大学教授,63岁)。

    【新院士简介】

    董绍明 ,男,1962年出生,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他开发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复合与原位反应制备技术,攻克了大尺寸、复杂形状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精确成型和精密加工、复合材料与金属连接以及复合材料气密性等关键技术难题,在国内成功实现了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相关材料与构件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攻克了超高温陶瓷基体的高效改性技术和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可控制备技术,并将之成功地应用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热结构件的研制。其中,多层超高温抗氧化涂层技术的成功开发,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研制了在特定方向上具有低膨胀系数的空间遥感系统用高可靠、轻量化陶瓷基复合材料支撑构件,在国内首次用于卫星遥感相机装配,并实现了高质量的外景成像。该成果填补了我国在相关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遥感观测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针对航空领域对长寿命热结构材料以及钍基熔盐堆对耐高温熔盐腐蚀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展了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开发了SiC纤维稳定化处理技术和高致密SiC/SiC 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成功制备出高致密SiC/SiC材料,其力学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材料水平;攻克了第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用高性能碳化硼中子吸收球的关键制备技术,并与合作企业联合实现了相关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为促进我国四代核能高温气冷堆关键安全控制材料的研制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提出纤维和一维纳米结构于微米和纳米尺度上对复合材料基体进行多级增强的思想。通过采用CVD工艺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CNTs和SiC纳米线,成功地研制了多级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显著改善;建立了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集材料研制、部件精密加工和检测于一体的技术平台,为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涂善东 华东理工大学供图

    涂善东,男,1961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祖籍广东省大埔县),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1985年、1988年分别获该校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硕士与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1993年至2001年,先后担任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02年后,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以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目前,涂善东教授还兼任国际压力容器学会亚大地区主席、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可靠性委员会委员、先进材料和标准凡尔赛合作组织分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石化炉管质量检测检验与评估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发商发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技术联合创新中心(UIC)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工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与材料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黄震 ,男,1960年8月出生,汉族,浙江宁波人,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长期从事车用能源、发动机燃烧和大气污染防治研究。1982年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88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以来担任教育部动力机械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创建了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方法,发明了发动机燃料多样化关键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1)、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排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排1);共发表论文200多篇, 3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出版专著3部,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各1项。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in Energy执行主编、国际学刊Int. J. Engine Res.和Energy Sci. Eng.编委。2018年获国际清洁燃料成就奖、中国内燃机工业杰出科技创新奖。2019年被授予国际燃烧学会Fellow。

    赵振堂 ,1961年5月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至1990年11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欧洲核子中心(CERN)访问学者,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现任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2018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与装置研制工作,作为主要负责人承担和完成多项大科学装置项目、863和973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加速器物理、加速器高频技术、自由电子激光和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

    入选上海市科技精英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获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

    徐祖信 ,江西萍乡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9月毕业于河海大学。历任河海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环保局副局长、局长和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政府参事。1995年回国至今,一直坚持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徐祖信一直致力于城市河流污染综合治理,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领衔并参与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水污染治理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以徐祖信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出版学术著作4部,授权发明专利23件,以第一或通讯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5篇。

    吕西林 ,男,1955年1月生。1984年12月在同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0多年来一直从事结构抗震减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和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等研究。先后主持了6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研究成果“结构抗震防灾新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组合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抗震理论与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编技术标准5本,参编7本,专著8本。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17项,获专利2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60多篇。201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纽马克奖”。

    原文来源: 澎湃新闻   |   发表时间:2019-11-22   |   作者:杨帆

    原文链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03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