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永琪:成功的文创产品要讲出一个故事、讲出一种想象
本报讯 (记者李婷)“2016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日前启动,面向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学子征集好的文创作品。就在同一天,四川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也启动了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希望征集能走进百姓内心的文创作品。国内博物馆的这一举动,背后是对现实的考量:自2008年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观众群发生了巨大改变,相关周边产品的目标受众也从专业小众人群走向寻常百姓。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引入时尚设计力量的迫切性,满足更加多元的文化需求。
“时代在变,博物馆的受众在变,文化创意产品也必须不断地调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认为,在博物馆进入免费时代的今天,文化创意产品的存在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不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早期的文创产品形式太过沉重,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比如,仿制的书画长卷,动不动3米多长,现在上海一般住宅的层高只有2.8米左右,怎么挂? 很多人在买的时候就会犹豫。但如果把这个卷轴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做成被单或者是筷子,既实用又美观,且全家都能用。娄永琪说,一个好的文创产品,需要重视和满足受众的心理和需要。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朕知道了”胶带纸很火,为什么火,因为新鲜的创意契合了互联网一代风趣自嘲的心理。
“成功的文创产品,不是说要第一眼有多惊艳,更在于它的生命周期,即在多长时间多大程度影响把它带回家的人。”娄永琪说,简单地说,就是要“讲出一个故事、讲出一种想象”。有些文创产品是一辈子都舍不得丢的,甚至可以传给下一代。比如,在英国一家博物馆他买过一盒纸板拼图,售价仅1英镑。这个拼图第一眼看似很平常,拼好后,图上是3只中国陶瓷花瓶,翻过来一看,背面写着:“这3只花瓶于去年被一个鞋带没有系紧的游客撞倒而全部打碎,但我们现在已经将它们全部修复完好。”这样的文字里,藏着一个让人想听的故事,有着一个让人愿意留存的念想。
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5/20/content_42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