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退休教师姜春元20年来为残障儿童送教上门

01.02.2015  11:27

  在奉贤区康复指导中心慧敏学校,姜春元帮智残儿童做肢体和智力康复训练。

  一个简单数字要教上几百遍,一个简单动作要练无数天——帮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教会他们基本的生活常识,十分艰难,有时连亲生父母也未必能坚持下去。可今年66岁的姜春元却坚持做了20年。

  如今已从奉贤区平安学校退休的姜春元,每天坚持夜里备课,白天至少到一名残障儿童家中送教。而他自己家中,还有生病的父亲、老伴和智障的孙女需要照顾。日前,姜春元获得了2014年奉贤区“十大感动人物”称号。颁奖典礼上,不少受到帮助的家长带着孩子向他表示感谢。他谦虚地说:“其实我做的这些都不算啥,只要还能走,我就会坚持下去。

   从热心公益到专业送医送教

  任何一件平常事,坚持20年,都会变得不平凡。

  1993年,在一次学校例会上,姜春元听到了一个因病致残的孩子艰辛求学的真实故事,深受感动。从此,他只要有空,就去这名同学家里探望,教他功课、开导家长。

  不料,类似的不幸也降临到了姜春元自己家中。2000年9月,他的孙女因为高烧导致重度脑瘫。可孙女的不幸反而更激发了他帮助那些孩子的热情:“这些孩子胆子特别小,哪怕有小鸡、小狗路过,都会吓得哇哇大哭。教他们更需要足够的耐心。”一个简单数字教上几百遍很正常,姜春元就用扑克牌教他们认识数字、辨别颜色,通过游戏,让他们了解基本生活经验。

  2004年起,姜春元开始自学康复专业知识和指导残障儿童特殊教育方法。因为当时乡镇医院改造,原本配备的康复室撤销了,可供残障孩子恢复训练使用的器材也没了。于是,他干脆上门送教。

  海港开发区平南村10组村民小徐患有智力残疾,在姜春元的帮助下,如今的小徐已能用简单的语言交流了,还学会了数字加减,人民币大小运用都能脱口而出。

  2009年,姜春元退休后更忙了。每天除了照顾卧病在床10余年的父亲和中风的老伴,家里的十几亩耕地也都靠他一人打理。安顿好家事后,他会在夜里备课,第二天骑着那辆陪了他30多年的自行车,至少到一名孩子家中送教,最远的一家要骑18公里路。

   成了残障孩子的“半个”家长

  姜春元在为自己孙女寻医问药过程中,积攒了很多医疗经验,哪家医院好、哪个康复中心更有作用,他都与其他家长一一分享。

  有时,姜春元甚至当起了“半个家长”。不少残障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得如何提供专业康复技巧。每个周末,姜春元就带几个残障孩子和他们父母,乘公交到30公里之外的奉贤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康复训练。他陪着家长一起学习,督促家长保证孩子的康复训练。

  2014年8月底,四团镇五四村重痴儿童小璇突发疾病入院治疗,因为家庭贫困,药费一时间成了全家人的难事。姜春元和儿子姜杰为小璇多次与学校、村委会沟通,不仅落实了医保,还提供帮助,让小璇家渡过了难关。

  做一件好事容易,坚持20年做好事就太不容易了。这20年,姜春元的心总是围着这些残障孩子转:免费矫正鞋从原先的一双增加到了3双;有两家孩子需要书桌,他省吃俭用买了送去……20年来,有近10名残障孩子在姜春元的帮助下学会了基本自理。

  其实,姜春元的退休金也不多,家里唯一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是去年儿子给他买的一台空调。不少受助家庭要送钱给他,都被他拒绝了。热情的家长送来自家养的河虾、毛蟹,他隔天就将家里的草鸡蛋作为礼物回送过去。

  姜春元的家人也都被他的奉献精神所感染。姜杰说,“我的小儿子和姐姐的孩子也受到了感染,都说今后也要为社会做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