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人生当本书 我写了60页
“如果把人生当一本书,一年写一页,我已经写了60页。我有比较快乐的童年时代,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感受到饥饿,在1977年考上大学后如饥似渴地读书,也经历过海外交流时倍感苦恼的时期。我的人生这本书有六章,同学们想读哪一章,我都会尽我所能。”在昨晚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鲜悦”活动上,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成为一本“书”,想“读”的同学可以提任何问题。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全员育人的体系之一,“鲜悦”活动已经举办了45期。上海交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年学生当下在想什么、未来以什么姿态踏入社会、家庭期望和社会期望以及自我价值如何结合,这些话题教育者关心,被教育者也关心。”“鲜悦”活动正是希望通过“以人为书,分享智慧”这样一种形式,以启迪式、模拟式和分享式培养人才。
昨天活动一开场,就有学生问姜斯宪:现在大学生出国深造非常多,作为党委书记怎么看?姜斯宪坦率地回答:“不要简单地以回来或者不回来来判断留学这件事,因为出国深造是年轻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经历,会让人眼界更高、视野更开阔,对成长非常有意义,关键是要想好出国是为什么、回国又是为什么。”
姜斯宪告诉学生,他的20个大学同班同学中,有15个出国,当时没有一个回国,留下的5位也都有短期留学经历。“当时,我国科技发展和事业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同学不回来,非常可以理解。我自己也出国留学过,第一次只有半年,第二次是去哈佛交流,四周时间。当时每天每门课要读100页材料,第二天一个小组6个人一起讨论,我当时就举手‘投降’了——我只能听,说的能力有限。但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研究生总会为自己的实习就业与学术研究起冲突感到苦恼,对此,姜斯宪说,“研究生在学术上一定要有追求,但追求学术不是追求成绩,每个学生都要想办法挤出时间,寻找机会历练自己。”
姜斯宪坦言,自己以前当过班长和团支部书记,这就是一种历练,因为“毕竟要为同学服务”。不过在他看来,历练自己和追求学术并不矛盾,姜斯宪建议学生不仅要追求学术,更应该志存高远,多一点精英意识,对自己有更高的期许,在他看来,所谓精英意识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有很大潜力,“一个对自己的未来过于随意的人,是不可能激发出潜能的”。
他鼓励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多到基层去历练,也可以尝试创业,“年龄就是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失败了再重新来过并不那么困难——不过不要因为硅谷那么多期权变现金的故事而盲目地创业”。
姜斯宪说,“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我们的制度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年轻人多关注政治,更有利于建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政治上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有积极的作用。”
来源:《文汇报》 2014.12.09 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