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议借鉴"专车"模式提高出租车智能化

25.01.2015  13:24

  1月25日消息:“专车”最近泛起的涟漪,扩散在了“两会”上:市政协委员、香港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杨荣燊在提案中提出,打车软件及专车服务与出租车行业不应存在化解不开的矛盾,政府部门应当运用健全的制度予以规范,并乘着互联网发展契机,进一步提升上海出租车行业服务。

   创新模式下存在安全隐患

  杨荣燊认为,“专车”服务开创了一项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专车”一般都是中高档车,司机大多还提供高端服务——开关车门、提供饮水以及电子娱乐设备等。这些服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再加上互联网公司的补贴返券等优惠,“专车”业务迅速崛起。

  但是,随着“专车”需求量的增大,正规租赁车辆出现了不足,一些商务专车运营企业与私家车主合作,将私家车挂靠至汽车租赁企业名下,导致越来越多没有经过正规审核及培训的私家车上路载客运营。一部分黑车司机通过打车软件和专车旗号“洗白”。此外,一些背负份子钱压力的传统出租车司机抗议“专车”扰乱市场秩序。

  2014年底,各大城市因“专车”服务涉嫌非法营运,纷纷对其喊停。对此,杨荣燊认为,“专车”服务满足了差异化需求,提高了营运效率,但需要规范管理。

   建立统一的出租车调度平台

  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有许多方面需要向“专车服务”借鉴。杨荣燊说,上海出租车四大公司都有自己的电调,但高峰时段几乎无法通过电调预定到出租车;此外,出租车司机配合度也不高,电调系统功能已远落后于现在的需求。

  杨荣燊建议运用互联网平台及大数据功能,由政府或独立第三方机构,建立智能化的全市统一出租车调度平台。平台可将总部后台调配、出租车司机客户端及乘客移动手机客户端衔接起来:司机可以通过车载客户端及时选择车行附近的订单,并能通过电子地图准确定位找到乘客位置;客户可以通过其手机中装载的客户端,了解司机及车辆信息,更可以直接用手机完成电子支付;后台调度平台也可以准确了解出租车运营状况,更可以增加乘客评价系统,为乘客提供更有效直接的反馈渠道,避免现在对出租车司机投诉无效率的状况。

   回应

   申请成立“专车”公司已放开

  市政协委员、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昨天表示,政府管理部门鼓励创新,但前提是依法合规。从1月1日开始,成立“专车”服务公司的条件已经放开。

  孙建平说,打车软件进来后,乘客看到顶灯亮着的车也招不到,这是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因此,打车软件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驾驶员接单后,务必把顶灯变成“电调”;二是一旦有乘客上车,接单就应自动停止;三是目前出租车价格依然执行政府管制,不应价外加价,对市场造成冲击。

  孙建平表示,打车软件“搅局”未必是坏事,但须讲秩序、讲规范。这一方面可让出租车司机产生紧迫感,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可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