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要保护好生态基底 逐渐构建宜居特大都市

05.09.2016  18:16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近日正式面向公众展开公示,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作为系列讲座之一,上周六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在上海市规划展示馆以题为“上海大都市区空间规划”的讲座,作为全程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之一,他为市民解读《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空间规划的内容。据悉,这样的讲座还将连办3期。

   上海已演化为特大都市地区

  张尚武表示,这次规划出台的背景是基于目前上海空间增长特点和矛盾。自1990年代国家提出浦东开放开发战略以来,上海经历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时期,正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从空间格局来看,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空间持续扩张,既带来空间蔓延的压力,也使传统的中心城与郊区的概念发生转变,逐渐由特大城市演化为特大都市地区。

  “所以不能简单的从中心、外围这样一个二元划分的方式谈上海的空间。要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张尚武表示,上海大都市地区是一个整体,甚至与长三角地区也发生着紧密联系,这是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面向2040研究上海未来发展空间格局的基本要求。

  他表示,目前,上海全市建设用地超过3100平方千米,可利用土地资源已趋近极限。空间结构面临的调整的要求也非常迫切,诸如中心城过度集聚,新城发育滞缓,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矛盾突出,交通系统难以支撑大都市地区的整体发展等许多方面,构成了当前需要面对的挑战。

   新城规划更强调差异化发展

  上海的城市发展所发生的转型,对规划来讲,也面临着一些转变。也要适应“新常态”。上海的发展,不是一种扩张型的模式,而是一种结构性调整、结构优化的过程。张尚武表示,对上海来讲,未来发展有四个关键词:生态、文化、宜居、创新。

  上海这轮的发展一个核心目标,就是“迈向更具全球影响力的全球城市”。接下来上海的发展,仍然要强化两个扇面的作用,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发展,这是大都市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这轮规划特别强调很重要的一个思路,要强化新城,强调的是差异化发展。

  在讲座后回答观众提问时,张尚武再次强调了规划中的这一特点:“这轮上海的发展,一定是强调差异化发展的。接下来的调整,更强调结构优化问题。所以一定不是均质化的。

  他表示,无论是上一版的11个新城还是后来提出的9个新城,其实更加强调均质化、行政化。这轮的发展更强调要打破这个格局,优化格局。比如这轮规划里对一些新城明确提出,要更多的强化服务长三角,比如嘉定、青浦、松江。这些新城跟中心城没有连在一起,在外围,而且未来的发展要向长三角去对接。而有些新城,比如闵行、宝山,它的发展是支撑中心城的发展,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新城,向外服务,而是要变成中心城的一部分,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把“1966”格局打破,强调要分类、差异化的处理它们的发展关系。所以就提出了“分类指导外围地区的发展”。

   保护好生态基底形成宜居环境

  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规模大都市地区的空间结构组织,如何形成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张尚武提出,首先要保护好生态基底。

  “不仅仅是崇明岛,我们西部的淀山湖,南部的杭州湾,东部的沿海滩涂,其实都有非常强的生态功能。所以首先要确立好四大战略性的生态空间,包括‘滩、湾、湖、岛’四大战略性生态空间。

  同时要构建跟上海大都市地区相适应的多中心、网络化的结构,形成以轨道交通为支撑、大都市地区“多心、多廊、紧凑、开放”的空间组织模式。

  “上海未来的发展,是一个大都市地区,而且这个大都市地区不是完全扁平化的,既有多中心的关系,又有一个功能网络化的关系。所以是一个更加复杂的结构,这里面既包含了城乡体系,也包含了公共活动中心,各级公共中心。”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包括中央活动区、城市副中心(主城和郊区)、地区中心(30万-80万人)、社区中心(5万-10万人)。

  他介绍说,未来上海还将重构大都市地区的交通-空间体系,要走向“公交为主导”。形成“三个一千公里”覆盖大都市地区。强化城乡统筹、生活圈战略。“这其实是针对中心城和外围地区面对的实际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也是从未来目标提出的。”而针对郊区来讲,则是要改变过去空间破碎化、功能破碎化的基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