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好人”“邻家好医”杨翠:医病更医心
“刚上大学时,有人问我今后的梦想是什么,我说是成为一名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但现在,我只想留在这里,安安心心服务好身边的社区居民。”说这话时,80后全科医师杨翠正坐在她那间永远照不进阳光的问诊室里。这里,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要“基层”。
2010年,杨翠在仁济医院通过了3年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定向来到社区工作。海上家园卫生服务站的门面比一般便利店还要小,这里的6名工作人员加起来相当于一个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着周边7个居委的近3万居民。
上午门诊,下午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杨翠一天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不到4年时间,她已在社区里赢得了口碑。罗爷爷的子女不孝顺,杨翠每次上门看望,老人都依赖得不行。后来,罗爷爷搬到了其他街道,没有人为他办理家庭病床服务。按理说,杨翠完全可以不管不问,也可以委托给其他服务站。“老人依赖我,我没法不管。”20分钟骑行路,杨翠每周坚持,直到老人拉着她的手离开人世。
但杨翠初来时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病人眼里,杨翠是个连上海话也讲不来的外地“小娃娃”。“病人根本不买账,甚至是不屑;他们会说,你必须给我开什么药,开好药转身就走。”而杨翠也同样有着“大材小用”的委屈。
“第一次上门就跑了3趟。”杨翠记得,那是严家木桥55号。“那里是棚户区,进去以后晕头转向,明明前面还是48号,后面就变成了60号。”杨翠向居委会求助,第二次上门才找到了地方,第三次上门才有人在。
“屋里一片漆黑,地面高低不平,条件比我农村老家还要差。更惊讶的是没看到人,其实老人就站在我前面。”杨翠告诉记者,老人佝着背,身高不到一米四,多处关节严重变形,“这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并骨头变形,没想到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还有病情这么严重的老人,这个病如果早期得到治疗,不会这么严重。”
杨翠想到了自己的外婆。“初一的时候,外婆昏迷了三天三夜后离开了我们,现在想来就是脑血管意外,如果此前能有定期检查,外婆一定能活到现在。”杨翠明白了,为什么整日与小毛小病作斗争的社区医生也需要经过3年的全科规培,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做好大病预防。
“从那以后,我把每一个老人当成自己的外婆。”杨翠说。普利一类的药吃后容易咳嗽,兰迪一类药可能引起脚肿:“病人要求开这两种药,再不耐烦我都会多问一声,有咳嗽或脚肿吗?”老人听后很惊讶,开始信任眼前的这位“小”医生,话也多了起来。一来二去,进社区不过一个月时间,杨翠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粉丝。
如今,杨翠上午的门诊量从10人不到增加到最多时的100人。她说:“每个人都有被人需要、被人尊重的需求,病人的肯定是我想留在这里的最大动力,真心不愿意离开。”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