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台深处的爱】用16年时间讲好一门课 ——机械工程学院褚超美教授的讲台人生
离上课还有一刻钟,《汽车理论》课堂的讲台上已经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这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的主讲老师就是机械工程学院褚超美教授,她要利用课前的这段时间,聆听学生的听课感受,帮助同学解答问题。
用生活实例把理论变得“接地气”
人们总说“十年一晃而过”,而褚教授已与《汽车理论》这门课结缘16年。16年里如何将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不断地讲出趣味,如何将自己烂熟于心的知识点讲出新鲜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汽车理论》有一定难度,但褚教授的讲课方式,却十分吸引人。她很擅长用实践经历引导课堂教学,把“高大上”的理论变得“接地气”,还常常以曾经从事汽车设计工作的经验告诉学生,应该从什么角度解决问题。比如,在谈到汽车的排量时,褚教授对着前排健硕的马超凡同学说:“举个例子吧,我和马超凡同学一起跑步,他的排量大,而我的排量小,那我肯定跑得气喘吁吁,而他则感觉不怎么费力气,对于汽车来说,也是这样……”台下的同学都笑了起来。这样信手拈来的身边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系在了课堂上。
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褚教授还会在课堂上渗透一些生活哲学,比如在讲解“最小传动比公式”时,她这样说:“这里有三个因素,都需要计算一下,但这三个条件是很难满足的。比如你们以后出去找工作,一份工作能够满足你们这部分需求,但可能满足不了你们那一部分需求。在三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的时候,你就要明白你的主要需求是什么,再做出选择。”
既要科研,又要教学,褚教授却能很好地促进二者互补,她总不忘把科研中对教学有用的部分运用到课堂上。比如,关于汽车换挡的速比问题,书本上用的是“等比基数理论”,而褚教授在研究时发现,速比并不是按书本所说的那样是“等比的”,而是随着档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她将这样的发现引入课堂,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以学生为“镜”时时反观自省
16年,褚教授的学生从“80后”变为了“90后”,他们有着各自接收知识的方式和特点,对此,褚教授每年都会把自己当做一名新生,重新读一遍《汽车理论》这本书,用学生的视角去体会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每次这样钻研起来,我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想和收获。”褚老师说。
学校课程网站上,褚教授上传有《汽车理论》的详细课堂视频,供学生们课余时间复习、预习。而对于褚教授来说,这也是她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一面“镜子”。褚老师说:“这些课堂视频,我自己都会仔细再看几遍,平时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交流,可能只能间接地了解授课中的问题,但是通过视频,以学生的视角来看自己的课堂讲授,就能更直接意识到自己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没有“应该这样才对”的标准答案
记者第一次见到褚教授时,她正在办公桌前拿着铅笔和橡皮在草纸上进行公式演算,旁边厚厚的一摞学生作业是她逐字逐行认真批改过的。在很多人看来,理工科的作业都是标准答案,而在褚教授看来,理工科的魅力在于解题中产生的思路碰撞,而不是标准答案的确定。“批改作业前,我不会向学生公布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思考寻找答案。每个学生的作业我都会用他们的思路再推导一遍,有时候我也会为学生们独特的角度和方法感到惊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从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老师很重视对作业的反馈,我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她会在之后的课程中再拿出来讲解,她会指出我们在解题时哪里走了弯路,但不会说‘应该这样才对’的绝对答案。她还会让我们分小组到讲台上去解题和讲题,一个题目会挖掘出多种解法,这种方式让我们不再纠结于答案而是注重思路的拓展。”学生蒋涛说道。
供稿:新闻中心小记者 廖希昂、何妍莹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
来源:上海理工大学报 日期:2015年5月10日 版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