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荒”变“奶剩”的思考

27.05.2015  18:03

摘要: 我国奶业一直存在着市场波动,2013的“奶荒”很快演变成2014年的“奶剩”,变动幅度巨大。本文详细分析了从“奶荒”到“奶剩”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奶业巨大波动的4条建议。

关键词: 奶荒,奶剩,原料奶,奶牛养殖

我国原料奶价格受供需关系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在上下波动,原料奶市场存在着“少抢多拒”的行业矛盾。从2013年奶源紧张、奶价大涨、部分乳制品断货,到2014年以来奶价下降、拒收显现、倒奶卖牛、奶农利益受损,中国奶业依然未能走出“奶贵伤民,奶贱伤农”的怪圈。笔者谨从近年来我国原料奶价格的大起大落粗浅地分析原因,提出思考建议。

奶荒”变“奶剩”的成因

1.1  低价进口奶粉的冲击

2012年,进口大包装全脂奶粉价格最低时每吨仅为22 000元,而使用国内原料奶加工的奶粉最低成本也得每吨30 000元以上,乳品企业每喷一吨大包粉就亏损8 000多元。受低价进口奶粉的冲击,中国乳品企业纷纷采购进口奶粉,降低国内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或减少收购量。

1.2  倒奶、杀牛现象显现

奶牛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养殖利润本来就不高,低价限量导致奶农利益损失更加严重,倒奶、杀牛现象随之出现。据了解,当时部分奶牛养殖较集中地区奶牛非正常淘汰率高达30%,奶牛存栏不断减少,原料奶供应量下降。

1.3  各地抢奶形成“奶荒

2013年下半年,进口奶粉价格有所回升,随着中秋、国庆节的临近,乳品消费市场进入旺季,但国内原料奶的供应量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在奶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乳品企业纷纷提高原料奶收购价格“抢奶”,河北地区曾出现每千克6元的高价。奶少价高,乳品企业自然会优先保证利润较高的乳制品的生产,所以出现了奶价大涨,低端纯牛奶断货的“奶荒”。

1.4  “奶荒”最终演变成“奶剩

高奶价刺激了奶农以及乳品企业的养牛积极性,纷纷买牛、扩群、建场,甚至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奶牛养殖领域。到2014年第3季度,原料奶供应量明显增加,但是夏季却是乳品消费市场的“淡季”,而国际奶价连续10个月下跌,到第4季度进口大包装全脂奶粉价格降至每吨20 000元,导致进口乳制品数量激增。乳制品大量进口首先对国内乳品企业形成了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随之便是风险和压力的产业链传导,对国内原料奶市场又形成新一轮冲击。部分乳品企业库存压力大,原料奶限收、拒收次数增多,交奶难问题日益突出;奶牛养殖效益明显下降,甚至亏损,部分原料奶收购站被迫关停,短短一年内从“奶荒”变为“奶剩”。

从“奶荒”变为“奶剩”看似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但其更折射出我国奶业产业链条的脆弱,也反映出我国奶业隐藏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和社会稳定风险,亟需建立保障奶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议

2.1  大力推动奶业转型升级,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我国奶牛养殖水平低、成本高是阻碍奶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这也是小规模奶农养牛效益低、风险高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和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的占比得以大幅提升,但是我国奶牛平均单产、原料奶质量与奶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奶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建议大力支持奶业行业提高科技生产水平,用现代牧场的标准来细化、优化养殖环节,着力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向“奶牛牧场”转变,从而提升奶牛单产水平和奶源质量,提高奶牛养殖行业的抗风险能力。

2.2  完善原料奶价格协调机制,防止价格大起大落

长期以来,我国奶农和乳品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不紧密,不但没有成为利益共同体,反而成为争夺利益的矛盾体,养殖与加工一体化程度低是奶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议成立省级奶业综合协调部门,以“省级原料奶价格协调例会”为载体,实施乳品企业与养殖户的利益协调联结。建议省级原料奶价格协调例会每季度召开1次(如遇影响奶源价格的突发情况亦可提请召开临时价格协调会),可由省奶业协会组织省内乳品企业和奶农代表及相关专家参加。会前乳品企业将原料奶收购与加工、市场销售成本等信息,奶农将奶牛养殖及管理成本等信息报省奶业协会秘书处,省奶业协会安排专人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协调会基本信息,通过价格协调会充分沟通协商确定原料奶收购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以及奶站向奶农结算价格。协调会后2日内,省奶业协会将会议纪要及原料奶价格协调结果报省奶业综合协调部门审定,批复后向社会公布。

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将《原料奶收购合同》中“收购价格”条款内容统一修改为“执行××省原料奶价格协调会公布价格”。公布原料奶收购市场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形成社会监督,共管共治局面。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严格行使《原料奶生产收购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15号】)第五章“监督检查”中所规定的职权(第三十二条至第三十八条),及时联合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原料奶收购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尤其是违反《原料奶购销合同》的行为,提高原料奶购销行为的违规违法成本,保障乳品企业与养殖企业双方利益,稳定原料奶收购秩序。

2.3  创新第三方监督检测,防止乳品企业随意压价拒奶

建立原料奶质量检测站,由乳品企业提供办公场所,监管部门聘请技术人员驻厂监测、检测原料奶质量。与乳品企业同时取奶样,抽检监测原料奶质量。如出现质量纠纷,监测站发挥仲裁作用,以官方奶样复检,败方承担费用并执行处理判定。如出现质量不合格而拒收的原料奶,监测站驻厂人员还可履行不合格奶的上报、跟踪处理等职责。

2.4  研究探索新型业态,疏导供需双方的市场压力

尽快研究制定当前出现的“鲜奶吧”、“原料奶社区直销”等现象的监管办法,明确其存在是否合法、谁来监管、如何消除乳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建议研究探索疏导型的原料奶无害化处理方式,如生产饲料添加剂等。因其对原料奶的质量要求远远低于生产乳制品的标准,不但可以分流奶源过剩时的原料奶的购销压力,更可以为乳品企业部分拒收奶提供一个无害化处理途径,也能够消除被拒收的原料奶重新流入市场的安全隐患。

总之,中国奶业现阶段应以建立养殖、加工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原料奶价格协调会为载体,以第三方原料奶质量检测为手段,兼顾奶农与乳品企业利益,缓解二者矛盾,围绕共同提高牛奶品质,实行价格共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行业发展模式。

长远来看,“兼顾二者长期利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促使“二者”融为“一者”,即发展“一体化奶业”,可通过乳品企业自建奶源基地,奶牛养殖企业自建乳品加工厂,二者相互参股、控股、收购等多种形式逐步实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下,我国奶业要探索符合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道路。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以开放的态度“请进来”、“走出去”参与世界竞争,又要掌握好“宏观调控”,通过严格的监管、机制的创新,合理引导养殖方式的改变、管理方法的更新、技术水平的提升;既要大力推动全国一体化奶业进程,又要防止在奶牛养殖小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大量倒奶、卖牛现象,造成行业失衡和其它社会问题。

作者: 袁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