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高音歌唱家黄英:音乐在“声”外
20多年前,一首《春之声圆舞曲》让女高音歌唱家黄英家喻户晓。3年前,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声音的“东方夜莺”回到了上海,在母校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前不久还成功举办了个人音乐会。
从艺这些年,有哪些音乐作品深深影响、甚至改变了黄英的艺术人生,她又最欣赏哪些音乐作品?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带来希望的“春之声”
今年4月,黄英在个人音乐会上唱响了保留曲目——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名作《春之声圆舞曲》。
“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这是黄英最喜爱的曲子之一,因为“它总能带给人希望与力量”。
这首曲子也给黄英带来了希望。
1993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不久的黄英录制了亚洲首部古典音乐MTV,演唱的就是这首《春之声圆舞曲》。从此,许多观众认识了这位上海女高音,也喜欢上了这首欢快的曲子。
“写下《春之声圆舞曲》时,小约翰·施特劳斯已年近六十,但他笔下的旋律依旧充满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了这首曲子,后来剧作家又将这首钢琴作品填词成声乐圆舞曲,从此它成了许多花腔女高音的保留曲目。”为了研究这首曲子,黄英曾聆听过许多女高音的版本,其中最经典也是她最欣赏的,是卡拉扬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所指挥的凯瑟琳·巴特尔的演唱。
录完《春之声圆舞曲》MTV的几年后,黄英远赴美国遍访名师,最终找到了凯瑟琳·巴特尔的老师——著名声乐大师丹尼尔·费罗。丹尼尔非常喜爱这个中国学生。在跟随大师学习的日子里,黄英在纽约林肯中心的音乐资料室一遍又一遍聆听凯瑟琳·巴特尔的唱片。
改变人生的《蝴蝶夫人》
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的黄英,从小就参加上海市少年宫艺术团,16岁那年,她随团去日本长崎演出。
在长崎,黄英第一次听说了歌剧《蝴蝶夫人》的故事——1900年,美国海军上尉平克顿在长崎娶了一位日本姑娘巧巧桑(又名蝴蝶)。婚后不久,平克顿归国。三年后,他与美国妻子再次来到日本。独自抚养儿子的巧巧桑,等来的却是丈夫的背叛,她悲痛欲绝,自尽身亡。这部歌剧史上的著名悲剧是普契尼根据当时的著名小说及发生在长崎的真实故事而写的。
16岁的黄英当时并不知道,这部歌剧有一天会改变她的人生。
1994年,歌剧电影《蝴蝶夫人》在全球招募女演员,毕业不久的黄英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犹豫再三,她成了最后一位报名者。凭借着声情并茂的演绎和年轻自然的形象,黄英从200多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蝴蝶夫人》的女主角“巧巧桑”。
作为第一位在歌剧电影中担任女主角的华人歌唱家,黄英从此站上了世界舞台。
去年,黄英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举办了独唱音乐会,返场时,台下掌声热烈,观众十分期待她演唱其成名作《蝴蝶夫人》中的咏叹调,黄英却婉拒了大家的要求。她说:“我想为大家带来一首更适合我的作品——普契尼的《漫步街头》。”
《蝴蝶夫人》成就了黄英,却并不真的适合黄英。对于这一点,她异常冷静:“女高音分很多种,有抒情的、花腔的、戏剧的,声音也分小号、中号、大号。我属于小号抒情花腔女高音,而《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是为抒情兼戏剧女高音而写的,更适合大号的女高音。”
黄英坦言,是青春的亚洲面孔给了她走向世界舞台的机遇,“这些年来,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擅长唱什么,适合唱什么。”
纾解苦闷的莫扎特
2006年,黄英遇到了一个十分适合她的“命中注定”的角色——莫扎特著名歌剧《魔笛》中的女主角帕米娜。
选中黄英的导演认为,她的声线与音色以及内心的感觉都能和莫扎特的音乐自然地贴合在一起。黄英登上了世界知名歌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这部全球首次直播的《魔笛》的成功,使黄英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表演莫扎特歌剧的女高音。
从《蝴蝶夫人》到《魔笛》,十年的时光,让黄英成为了世界级女高音,舞台上的光鲜与掌声背后,是多年来不为人知的艰辛奋斗。和许多西方演员一样,黄英曾往返于各大歌剧院参与选角,有时候东方面孔是她的优势,有时候却恰恰相反。
在最苦闷的日子里,始终陪伴着黄英的是音乐。每当有压力与困惑时,她都喜欢听莫扎特与亨德尔的作品。说着,她哼起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中的旋律,“每次听到这首曲子,我的心总会很快平静下来,它帮我过滤掉许多烦恼与嘈杂。”
令人自豪的“中国歌”
旅居美国十余年,演唱过许多西方歌剧的黄英说:“我心里一直有中国情结,我觉得中国人应该多唱中国歌、唱中国歌剧。”
在最近举办的个人音乐会上,黄英特意选择了好几首中国音乐家的作品,其中有她最喜爱的《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和《爱人送我向日葵》。
近年来,黄英的多次登台都与中国作品有关。她把谭盾的《牡丹亭》、郭文景的《诗人李白》、周龙的《白蛇传》、叶小纲的《大地之歌》等原创歌剧都搬上了国际舞台。2011年4月,黄英主演的歌剧《白蛇传》获得了全球性重要奖项——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
“现代作品其实是非常难唱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技巧和恰当的把握,是有可能会把嗓子唱坏的。”冒着把嗓子唱坏的“风险”,黄英始终在探索,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使命感,把更多更好的中国作曲家作品,通过演唱传递给全世界观众。
眼睛里也要有内容
2013年,从上海走向世界的“东方夜莺”飞回了中国。她以“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的身份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执教。
身为老师的黄英,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
“歌唱艺术的魅力是超越语言的。而对演唱者来说,外语是必过的关。”黄英坚持,“演唱前必须要理解字面意思和作品背后的意义。”
对曲子的理解,直接决定了对作品的把握,而理解的背后意味着要做大量的功课。无论演唱的是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还是英语,黄英的习惯是演唱前必须根据剧本一字一句翻译。
面对大量的外语,精准的吐字也很有讲究。黄英曾专门到意大利一所语言学校学习,每天上午上语言课,下午参观博物馆。2009年,为出演亨德尔的歌剧《塞魅丽》,她特意去伦敦,找到这部歌剧相关的专业教练上课,逐字逐句地“磨”发音。
“有了这样的积累,你演唱的时候眼睛里才能有内容,才能把你要表达的内容传递给观众。”黄英常常告诉学生,演唱不仅仅是声音的艺术,表演时调动的也不仅仅是嗓子,把全身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才能演绎出成功的作品。
对话
解放周末:在许多人眼中,声乐作品显得有些“高冷”,怎样才能进入欣赏的大门?
黄英:我建议可以从旋律比较悦耳的作品入手,比如很多人喜欢听普契尼和威尔第的歌剧选段,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非常动听的旋律。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是早期巴洛克的艺术歌曲,维瓦尔第、亨德尔、莫扎特都能带给人安宁与和谐。
解放周末:能说说您个人喜欢的曲子吗?
黄英:亨德尔的《弥赛亚》《绿叶青葱》《让我哭泣吧》等。
解放周末: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歌唱家,嗓音是否是最重要的因素?
黄英:好嗓子是先天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努力、机遇加坚持。成功不仅取决于声音,只有声音还不够,还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解放周末:成为老师之后,面对年轻的学生,您有哪些重要的经验传授他们?
黄英:我希望年轻人能热爱歌唱,只有真心热爱,才会去钻研,才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