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女影人施安蓓:开放为中国电影发展插上翅膀
6月下旬的上海,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3447部影片报名参赛参展,比去年增长近千部。同时,有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49名记者注册。6月的上海,可谓是全球影迷瞩目的焦点。其举办期间,恰逢上海提出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的战略,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顺利举办,使其在全球电影节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再一次擦亮了“上海文化”品牌。
图片说明:新西兰电影委员会CEO施安蓓
那究竟是什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电影人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电影大咖们是否会借此机会进一步和中国电影开展合作?今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国外电影人们有何感受?针对这些问题,东方网记者采访了代表新西兰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新西兰电影委员会新任首席执行官施安蓓(Annabelle Sheehan)女士,来听听她的感想。
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人之间的合作交流之窗
图片说明:施安蓓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活动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00年,当时来到北京,在北京电影学院做了一周的讲座,后来又陆续去杭州和深圳做了讲座,过去5年也是至少每年来一次中国。”施安蓓谈到自己和中国电影的缘分时说:“我看过很多经典的中国电影,比如《花样年华》《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卧虎藏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也一直期待与中国制片公司、制片人之间的交流。”这次也是这位新任新西兰电影委员会CEO第二次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有巨大的电影市场,每次电影节也都会举办很多专业的峰会、论坛,借此机会我可以了解中国的电影,与中国制片人、制作公司、后期制作公司进行交流,还可以接触到中国方面负责电影合拍项目的官员。”对于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施安蓓显然有着很多的期待。
图片说明:施安蓓女士和各国代表参加“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签约仪式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新西兰的电影连续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了很多电影,比如Slow West 和The Dark Horse,今年我们也很自豪可以加入‘一带一路’电影周的行列。”施安蓓笑着说。今年,电影节首次设立“一带一路”电影周,有来自“一带一路”沿线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部电影报名参展。除了推介新西兰的电影及合拍政策之外,施安蓓女士本人也代表新西兰,与来自全球29个国家的31个电影节机构代表一起参加了“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签约仪式,签署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的备忘录”。通过“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这一创新机制,不仅可以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有机会把更多国家的风土人情尽收眼中,同时也将助力中国影视“走出去”。
与新西兰的后期技术合作:为中国电影的腾飞插上翅膀
图片说明:施安蓓参加中美新三方合拍片《巨齿鲨》发布会
中国电影在“走出去”过程中,往往也少不了中外之间的拍摄合作,而新西兰就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有很多中国电影在后期制作及视觉效果方面和新西兰已有合作,”施安蓓跟我们介绍道,“新西兰的综合性视觉效果公司维塔数码及维塔工作室与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万众瞩目的中国国产故事片《动物世界》进行合作,制作了后期。由中国、德国、新西兰官方合拍的纪录长片《中国色彩》也主要由新西兰提供视觉效果方面的支持。”
图片说明:纪录长片《中国色彩》将中国的地大物博以色彩为主题呈现给世界
而2017年以火爆之势横扫世界、登顶中国史上最高票房的《战狼2》,上映15天票房已破40亿,赢得连续两个“全球周票房冠军”。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便是在惠灵顿的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s的音效剪辑和混合工作室完成的。我们在奥克兰拍摄的由李冰冰主演的中、美、新三国合拍片《巨齿鲨》也非常成功。而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提升,世界对中国电影的更深入了解,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价值观的电影通过与外方的合作迈向世界舞台。
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为发展影视产业保驾护航
施安蓓介绍说,新西兰有一套影视补助金计划。中新官方联合制作的影视作品,将自动有资格获得(合格新西兰境内制作开销)40%的现金补助。在这方面中国上海也有所体现。虽然上海历来是影视取景热点,但也存在着诸如市区人流密集、场地协调难、场地成本高、历史建筑保护等限制。变则通,为了突破困局,早在2014年上海就出台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率先成立了影视摄制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剧组来上海取景拍摄。至今一条龙免费服务项目已达135项,包括政府沟通、拍摄协调、信息服务、人才中介、宣传推广等,全面服务于来沪电影企业。而2017年,上海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为进一步产业配套升级、专业人才培养,吸引全球优秀电影人来沪拍片保驾护航。
对此,施安蓓也有很多期待。“上海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城市,媒体也非常发达,我们现在还有编剧交流项目。中国与新西兰姐妹城市之间可以互派编剧交流学习,例如青岛和奥克兰,上海和达尼丁,加上这些扶持鼓励中外合拍片的政策,我很期待将来新西兰与上海进行电影合拍方面的合作。”
图片说明:6月19日施安蓓在上海“新西兰之窗”举行的见面会上发言
开放让世界了解中国让合作成为现实
图片说明:施安蓓对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寄语
今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40周年,谈到这40年,施安蓓感慨地说:“1979年的时候,我妈妈作为教师联合会代表团一员来到中国访问,那时候应该是改革开放刚开始吧。如今,同样是因为开放的政策,我才有机会多次来到中国作演讲,和中国的电影人进行交流,接触到中国文化、中国人民。”中国的开放也为两国不断深入的电影交流合作提供了沃土。“自1998年以来中国与新西兰两国之间就开始互办电影节了。2010年,中新达成了《关于合作拍摄电影的协议》,2014年底又签订了《关于合作制作电视片的协议》,这是中国政府和外国政府签署的首个电视合拍协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希望这种交流合作可以随着进一步改革开放继续保持下去。”施安蓓最后说道。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