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Very interesting work!”8月25日,第35届电磁学研究进展国际研讨会“最佳学生论文竞赛”分会场,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杰在会上作了题为“基于体积分方程的导体材料建模”的口头报告后,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UIUC)讲座教授周永祖当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张杰等5名学生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
作为电磁学领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本次会议由美国国际电磁科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来自世界各国的2000多名知名学者和著名参展商代表参加,共收到了国内外作者提交的论文1200多篇。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张杰第一次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展示同济学子的风采。作为一名在同学眼中拿奖拿到手软的“全能型学霸”,刚刚转变为同济研究生的张杰未来目标清晰。这位充满了正能量的阳光男生说:“希望将来在高校做一名科研人员,能够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有所建树。”
在国际会议上频繁获奖的“学霸”
谈起今年5月在成都参加第12届微波工程有限元国际研讨会的经历,张杰依然兴奋不已。在“矩量法与积分方程解法”分会场,张杰作了题为“导电性介质电磁体积分方程的快速求解”的口头报告。
“虽然我有过2013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参加国际著名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天线与传播学会年会、并作口头报告的经历,但是这次在成都举办的国际会议还是有些紧张。因为我参加的学生论文竞赛,同台竞技的都是研究生,十分有压力。再加上竞赛的评委都是领域内国内外知名教授,他们的学术造诣很高,眼光独到,能够很直接发现论文中的闪光点,也能轻易看出论文的不足,从而提出比较‘刁钻’的问题。”张杰说。
张杰的实力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夏恩克(B. Shanker)教授这样称赞张杰的研究——“excellent job”。大会技术委员会根据论文内容和口头报告质量进行评审,最终该论文被评为最佳论文之一。
拿到奖项的张杰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我首先感到十分惊喜,作为参赛学生中唯一的本科生,能够获得这一奖项非常不容易,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同时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同济大学学子的风采,我感到很自豪。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电信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童美松教授对我的悉心培育。”
张杰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发表过2篇著名国际期刊的SCI论文,其中一篇是IEEE Transactions高端论文。“相比会议论文,高水平期刊论文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张杰说。
除了会议最佳论文和高质量期刊论文的荣誉之外,在他的履历上,长长的获奖清单还列明了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同济大学2014届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一等奖、国家奖学金、华特奖学金、学习奖学金一等奖、社会活动奖、同济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本科生导师制、国际化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你是怎样走上科研之路的?”
张杰这样回答记者:“本科生导师制、国际化教学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本科生导师制自2011年在我们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实施以来,已经十分成熟。我们系有很多高水平的导师,他们一对一地对我们给予了指导,对我们帮助很大,尤其是学术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我根据兴趣选择了童美松教授作为我的本科导师。童老师本身就是一个科研狂人,不管是工作日还是周末,几乎都可以在办公室、实验室找到他,可以随时向他请教学术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张杰说。
说起自己的专业,张杰侃侃而谈:“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范围很广、学科内涵非常丰富的专业,涉及电路与系统、光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研究领域,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的硬件基础与载体,历史上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都与该学科有关。‘电弱人强、物小功大’是它的鲜明特色,即电很弱、研究人员很强,东西很小、功能非常强大。面对这样一个知识更新极快、充满朝气活力的专业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跟踪、创新与竞争意识,我们班级的同学都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好专业,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相应的研究方向上找到了自己合适的导师,和我一样从大三就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这样的经历无论是对找工作还是将来继续深造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张杰说,系里还积极推行了国际化教学模式,开设了多门与国际接轨的全英文课程,也同时开设中文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由选择。本科阶段,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以后,张杰平均每个学期选择一到两门全英文课程,这些英文课程都使用国外著名高校的教材,他和同学不仅系统地学到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也拓展了视野,同时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早已把自己视作研究生”
虽然刚刚步入研究生一年级,但是在张杰心中,“早已把自己视作研究生,将做科研作为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张杰现在还是师从童美松教授,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研究工作:“我们能看到物体是由于光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的眼睛,同样的道理,当电磁波遇见目标物体,比如飞机,飞机就会产生散射回波,当雷达接收到散射回波时,就可以进行搜索与跟踪目标,并且利用散射回波来识别目标。我们的研究工作就是将电磁波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计算机建模仿真,通过数值计算、软件编程来精确求解非常复杂的电磁问题,为设计相关产品提供高性能的软件工具。”
结合老师的教诲和自己的思考,张杰的心中,创新的意识已经根深蒂固。在老师的带动下,张杰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讨论领域内的最新文献,弄清其创新点在哪里,分析其所用方法或理论的优缺点、所解决问题的性质以及是否可以在其基础上提高或改进。
“要彻底读懂国外著名研究组或实验室发表的高端论文并不容易,童美松老师在这方面对我们的要求很高,鼓励我们在仔细研读的基础上将他们的工作重复出来,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期间我们要经常组织讨论,甚至与论文作者本人联系请求解释某些难懂的地方,通过这样的锻炼,我们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有了大幅度提高。”张杰说。
多次参加领域内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的经历,也让张杰在科研之路上快速成长起来。张杰说,学术会议给了我很多与知名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会议上,我作的报告可以进行现场评审,接受同行当场质疑。通过几次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我的视野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学术水平、英语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与传统意义上只专注学习的“学霸”不同,张杰算得上是一名“全能型学霸”。他很乐于为同学们服务,从本科到现在一直是班级班长。他说:“相比学院的其他系,我们系的学生较少,因此也更像一个温馨的家。能够为这个家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觉得很幸福。”
这个喜欢旅行、喜欢运动、喜欢和朋友聚会、喜欢动漫玩偶的男生常常会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自己的照片和见闻。偶尔,他也会吐槽抱怨下:“为什么我们班毕业晚会上要跳《小苹果》!”“《小苹果》跳完,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恳请大家以后不要翻出视频来嘲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