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华东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张东山访谈纪实

15.11.2019  21:33

    人物简介:张东山(1941年10月—),男,江苏无锡人,教授,中共党员,1964年6月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1967年9月起在华东化工学院化机系工作;1985年9月起历任化机系副系主任,研究生处副处长、处长,化机研究所所长,机械工程学科主任等职,1994年5月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峥嵘岁月,理论学习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问:张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访谈。除了课堂理论知识学习,能否请您回顾一下您的大学生活?

    答:我们上大学时参加生产劳动和实习实践比较多,记得当时是在上海四方锅炉厂劳动,劳动时间是九个月。在此期间,我们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能停,劳动强度很高。那时我们住在工厂里面的一个仓库的楼上,条件很差,里边全是灰。除了在工厂顶班实习,我们还参加校内的建设。记得当时学校在修建大楼,我们全程参加了挖地基、装门窗等工作,一直到最后房子封顶。另外,学校里当时还有一些土地,我们参加农业劳动,如挑肥料等。学校生产劳动科负责安排各班级学生做工作,除了校内的农业劳动、基建劳动,还会去帮助学校周边农民进行劳动,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很积极,态度很端正。


科研起步,琚定一先生传帮带

    问:您留校之后,在工作上的故事能和我们分享一二吗?

    答: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外进来的资料很多。我当时就凭一本语法书和一本字典来翻译专业资料,翻译好了以后交给琚定一先生帮我修改。起初,他改的字比我写的还要多,几乎需要他再重写一遍。但是他仍然鼓励我,说我译得不错。等到翻译了五六份材料以后,终于不需要大改了。可以说琚先生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心系祖国,访学后毅然归国

      问:您曾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分别去英国进修、加拿大访学,能跟我们谈谈出国的经历吗?

    答:我是1981年去英国访学,一行十八人,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拿着飞机票坐在飞机上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到了英国之后,英国人对我们相当友好,华侨也非常友好。刚去的时候,我每天看电视,看BBC的新闻,出门带本小字典放口袋里,三个月以后基本上可以听懂英国人讲话。经过两年的积累,基本上一般的日常交流没问题。专业课也听得懂,还可以做助教。后来就是1989年底至1990年初,去加拿大做高级访问学者。当时,有些人享受国家公派待遇,但他们找种种借口不愿意回国,我觉得为祖国服务是我的责任,因此我是准时回来的,一天都没耽搁。


披荆斩棘,助推学校发展

    问:1993年学校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现今的华东理工大学,这是学校的一个转折点。您从1994年开始担任咱们学校的副校长,当时学校大体情况如何?

    答:我从1994年5月起担任副校长,先是分管校产和人事工作,后面开始接管财务、后勤和基建工作。当时我们学校的经济情况非常困难,每个月发工资都是有问题的,一些科研成果也由于各种原因没能成功转化。为了解决当时学校的经济问题,一方面是争取国家支持,争取上海市、中石化、国家教委共建华东理工大学;另一方面是从学校内部入手,进行架构调整、资源整合,并与上海市养老保险接轨。尽管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学校还是有新的进展。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争取到了中石化的资金,建起了研究生楼,这幢楼当时是学校最高的楼。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11工程”立项对我们学校后面的发展非常关键,提振了士气。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这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因为招生人数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研究生数量少了以后对科研的影响很大,科研的生力军是研究生。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争取到研究生院成立,非常有意义。还有就是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进行MBA招生,这也有助于我们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寄语

    问:这么多年,您勤奋努力,回顾几十年的治学和成长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人生感悟吗?

    答:我是1959年考入当时华东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化工机械专业。在我读书的时候,国家很穷,但还是给我们15块钱的助学金,我的生活全部依靠助学金,家里没拿钱。所以我一直以来都有这个想法,国家培养你,就是对你有希望,希望你以后毕业了,为国家多作些贡献,为社会多作些贡献,这是每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

    问: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学校也迎来了建校67周年,您对学校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和寄语吗?

      答:学校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好,为社会作了很大的贡献。我们的优点是分工特别细,但是现代科技和产业发展需要我们打破学科壁垒,除了要发展传统优势学科,还需要布局新兴学科,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这都需要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在这方面,琚定一先生做得很好,非常开明,他尽力鼓励推动年轻教师成长,为年轻教师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