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头版]依靠科技创新 转换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引起上海科技教育界的强烈反响。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沪上大学教授、科研人员、科技企业家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无一不切中当今科技创新的要害。在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征程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各类创新元素迸发活力,是上海各类创新主体的长期任务。
体制机制要顺应创新规律
市科委副主任陈杰表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三个基本问题。要下决心破除传统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各类创新主体的错位、越位、缺位问题,真正做到相信市场、尊重主体、各司其职、多元共治,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前瞻顾问委员会主任李杰教授长期从事制造业发展研究,看了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振奋,他表示:“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这将促使我们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系统创新,利用新的方法和技能解决未知问题,可以形成适应中国情景和行业特征的发展理念。”
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真是说到了我们民营企业家的心里。”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他的企业多年专注于做新能源汽车,当年由他们生产的在世博会上亮相的超级电容车,如今已经奔跑在以色列的大街上。华黎说,上海应认真梳理现有的创新政策,使它们更具可操作性,“这才是促进成果转化迫切需要的阳光雨露”。因为,有些政策“看起来很美”,却没有几家企业可以享受到;有些政策只适合国企,却不合民营企业的“胃口”。如何营造更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让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值得政策制定者深思。
创新链,围绕产业链部署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是让创新活动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发展、升级来展开。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石谦认为,这点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要害。成立两年多来,上海产研院一直坚持探索如何围绕产业做创新,例如,通过“创新伙伴计划”,让与产业相关的各类企业、科研院所中相关科研人员聚集在一起,共同推动技术向产品、向市场转化。他说:“这也是在努力消除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让创新要素充分融合、互补,最终形成合力,实现产业升级。”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说,总书记的讲话让他更坚定了要在张江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药物创新中心的信心。去年,中国科学院批复药物所整合科学院7个所的相关研发力量,筹建药物创新研究院。“围绕新药创制产业链,来部署研发链,正是我们进行中的创新探索。”他说,包括鼓励科研人员创业、改造传统科研组织模式,都是未来创新探索的方向。
理顺人才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
复旦大学公共关系学院郑长忠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过去几次讲话中都再三强调创新,此次在上海代表团讲话时又重申了创新的重要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中国必须通过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用新的业态和新的模式来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创造了发展的新空间。高校要积极对接我国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的要求。
择天下英才而用。蒋华良认为,上海要集聚更多高端人才,并不该单纯“讲待遇”,比如提供多少年薪、房贴,人才价格应让市场来定,而政府应该在营造有全球吸引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上下功夫,把国际顶级创新人才吸引过来。石谦则认为,与引入一两个专家相比,通过国际创新机构的引入和集聚,也有助于消除创新“孤岛现象”,推动产业创新。未来上海要加强人才的合理流动,探索科技人才企事业单位双向流动机制,为人才打造事业平台,让人才“名利双收”。
来源:《文汇报》 2015.03.08 第01版
原文: 依靠科技创新 转换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