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头条]刘旭:让更多患者远离“温柔杀手”
当心脏以每分钟500次以上的速度颤动时,是一种怎样的痛苦?
为了缓解我国一千多万房颤患者的病痛,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刘旭教授一直在努力。十几年前,他率先在我国开展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如今他已经成为这类手术最权威的专家。
刘旭内心始终有一种紧迫感,他想让更多人了解房颤,让更多患者尽快地摆脱这一“温柔杀手”。
病人的痛苦让他烦恼
上午9点,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心导管室的门外已经坐满了焦急等待的家属。
这里是全国乃至亚太地区最知名的房颤治疗中心。病人最多的时候,一周要进行50台导管射频消融手术。
手术台边,刘旭穿着重达18斤的铅衣,—边注视着视频监控,—边将一根极细的导管穿刺进患者的大腿股静脉,—直深入到心脏左心房肺静脉部位,他启动导管的消融电极,在病灶处—点一点仔细地进行消融。—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
上世纪90年代初,摆在房颤患者面前的治疗方法只有药物,可是药物的效果非常有限,一些严重的房颤患者几乎随时都要面临心房每分钟颤动五六百次的痛苦。年轻的刘旭看在眼里十分苦恼,他一直在寻找治疗的突破之法。
1998年,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一位法国医生向同行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手术——经导管射频消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导管把电能转化成热能,消除心脏肺静脉上异常兴奋的病灶以治疗房颤。尽管这一手术只尝试了几十例,但有希望根治房颤。坐在台下的刘旭非常兴奋,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最新的手术对患者来说有巨大的意义。
回国后,30岁出头刘旭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了房颤消融治疗的研究和实践中。得益于早年做超声医生时积累的经验,刘旭对心脏的解剖结构有着更为清晰的掌握,而这对导管消融的精准操作十分重要。1998年,刘旭成为了我国最早进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心脏专家。
没有两颗心脏完全相同
从最初时一台手术需要进行3个小时,到如今每台手术平均只需要1.5个小时,大大缩短的时间背后是刘旭和团队们无数次的探索和积累。
房颤射频消融术可谓是目前所有介入心脏病领域最复杂的技术,比普通冠心病支架手术、起搏器安装、先心病介入、普通消融术更为复杂,对医生的操作手法要求非常高,需要医生眼观六路、手眼协调。
尽管从1998年至今,刘旭和他的团队已经完成了一万五千多例导管消融手术,手术量为全国之最,但刘旭依然把每一次手术都视作一次挑战、一次攀登,因为他深知“没有两个人的心脏是完全相同的”。
在刘旭看来,患者把生命交给医生,就是对医生最大的信任,做医生的必须运用最好的技术,尽到最大的努力。他也深深感谢每一位患者的信任,“如果没有许许多多患者的信任,导管消融手术这些年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刘旭说。
亲历并见证着房颤导管消融技术发展的刘旭收获了患者的信任与业界的认可,但他的心里总有一种紧迫感:“还有许多人不了解房颤的危害,还有许多房颤患者不知道射频消融手术,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
据估算,我国房颤患者超过1000万。刘旭曾带领团队做过多中心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上海80岁以上的老人中,房颤患者近乎达到十分之一。而其中大部分患者都在接受药物治疗,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刘旭说,房颤的危害不仅在心脏本身。脑中风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患卒中的风险会高出5倍以上,而且因房颤所引发的脑中风后果往往更为严重,致残率和致死率更高。房颤一旦进展到慢性阶段,患者只要轻微活动便会感到乏力、气急,甚至出现心衰症状。
尊重患者的选择
尽管射频消融是一种微创手术,但再小的手术,对患者来说都要面临风险,到底是继续吃药还是选择手术,内心难免会犹豫不决。
“手术会不会有风险?”“手术之后还要不要吃药?”“术后会不会复发?”这些几乎每位患者都会问的问题,在刘旭眼中并不完全相同,因为每位患者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因此,他总是一遍遍地分析手术的利弊,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的原理和步骤,最后尊重患者的选择,绝不会为了增加手术量而诱导不必要手术的患者进行手术。
最令刘旭感到惋惜的,是有些房颤患者几年前来就诊时由于惧怕手术,选择了药物治疗,可是后来房颤发作得越来越厉害,再来就诊时,已经进展到了慢性期,不仅成功率比以前低,复发率也会增加。
“房颤不像其他心脏疾病会让人晕厥或猝死,但它像一个‘温柔杀手’,它的危害是一点一点加剧的,会慢慢地损害人的健康。”刘旭说。
怎样让更多的房颤患者尽早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技术,让患者的痛苦更小、复发更少,是刘旭和他的团队最大的追求。
医者简介
刘旭
上海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心房颤动诊治中心主任等。
来源:《解放日报》 2016.02.22 解放周一14 解放周一/医者
原文: 刘旭:让更多患者远离“温柔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