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太空蔬菜"试验田首批一千多斤采摘 有望走上市民餐桌
继北京、武汉、沈阳等地之后,上海今年也有了航天生物蔬菜试验田!就在松洞泾镇、距离辰山植物园5公里的农田里,这个夏天,首批千余斤的航茄1号、航茄5号、太空南瓜等成功采摘,洞泾当地养老院的老人们率先“尝鲜”。“太空蔬菜”的上海地区试验还将继续,明年还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这是记者昨晚从由市科协、市宇航学会和本报联合主办的第197期新民科学咖啡馆获得的好消息。
我国“太空育种第一人”、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应用专家组”生命科学责任专家蒋兴村,为市民揭开了空间诱变育种的神秘面纱。“其实,我国的太空育种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未来会有更多的航天蔬菜品种,走入寻常百姓家。”
1“太空菜”个头大产量高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平时买到的一些青椒、番茄、茄子、丝瓜都是太空诱变育种的产物。据蒋兴村介绍,我国太空农业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了,1987年以来,搭载航天器进行空间处理的植物种子多达数百个品系。从神一到神九的太空旅途中,空间实验不胜枚举,食品和菌类种子从未缺席。
太空和地球的环境完全不同,这里有的是微重力、高真空、超净空气和各种复杂的射线,还有不同于地球的生物周期。其中,宇宙空间里的高能粒子就是引发种子基因变异的“魔术手”,它会让植物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包括株高变异、穗形变异、营养成分变异、生育期变异,及耐寒、耐旱等逆境抗性变异等。“这种变异有好有坏,科学家会筛选出合适的品种,比如,原本亩产700斤的水稻通过空间处理后产量可达1400到1500斤,一斤重的茄子可以增长到八斤。”
1太空诱变并非转基因
有市民提出困惑,太空育种让生物基因发生变异,这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蒋兴村说,空间诱变育种为自源基因,也就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发生变异,属于基因修饰范围,而转基因食品则需要通过外源基因转入。“虽然还存有争议,但我个人认为,转基因食品也是完全的。”蒋兴村特别补充。
也有市民担心,利用高能粒子辐射来完成的太空育种和太空制药,会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蒋兴村指出,很小剂量的高能粒子辐射,就能引起基因突变,这些微量辐射一般不会在生物体内积累,更不会残留于这些太空种子的后代体内。
目前,19个经过国家批准的航天粮食种子,包括高产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青椒、辣椒等已出口到俄罗斯和中东地区,也解决了广西等地的粮食问题。蒋兴村还透露,未来,精子、卵子、干细胞、受精胚胎都有望搭载航天器飞入太空,开展各类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