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西路街道迎元宵 吸引500名市民参加

22.02.2016  08:35

  昨天上午,天目西社区文化中心里熙熙攘攘,一场别开生面的迎元宵活动正在举行。吸引了500多名市民参加,不少文化名人也纷至沓来。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著名书法家沈鸿根、徐容川、陆晞明等分别参与了多项活动。书画家挥毫泼墨,教授讲元宵典故,专家讲灯谜,“创新屋”的小伙伴还用3D打印机、机器人为居民带来了“有技术含量”的表演,一个个掌心大小的红色小灯笼被打印出来,放在手机镜头处,闪光灯打开后,“点亮”灯笼,煞是好看。

  据骆玉明教授介绍,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春灯节等等,不仅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流行于亚洲汉语文化圈,各有不同内容。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提供了相识的机会,借着赏花灯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牛郎织女见面的七夕。在历代诗词中,也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如北宋欧阳修的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上海市灯谜协会专门为此次活动创作了150条灯谜,上海市职工灯谜协会副会长孙鉴现场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和思路,据介绍,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气氛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猜中,如同老虎难以被射中一样,所以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

  位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楼的“天目国学馆”在当日进行了揭牌仪式,同时,天目西社区名家工作室也为10位书画名家颁发了聘书。据介绍,今后,天目西路街道自治办将利用“天目国学馆”这一品牌,搭建社区居民参与的自治平台,紧抓一居一特色,引进社会机构为居民区培育国学与本土相结合的特色项目,将更多精彩的国学传承体验活动呈献给社区居民。

  天目西路街道办事处负责人介绍说,社区文化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如何让时尚、传统、高雅等多种元素、多种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把传统节日办成喜气、正气、接地气的文化项目,让居民自发、自觉地参与其中,真正地把每个传统节日过成“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