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湖畔观星 沪开建全球最大天文馆2020年将开放

08.11.2016  19:03

图片说明:上海天文博物馆建筑外观效果图

图片说明:上海天文博物馆地理位置图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8日报道:今天上午,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在临港新城正式开工。上海天文馆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至此,科技馆、自博馆、天文馆共同构成沪上科技场馆“三馆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雏形。

  上海天文馆选址浦东新区临港新城临港大道与环湖北三路口,距离轨道交通 16号线滴水湖站 约700米,总用地面积5.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土建投资约5.28亿元人民币。

   与佘山天文台定位有何不同?

  说到天文,上海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建在佘山的天文台。此次新建的上海天文馆选址临港,它的功能和定位将和佘山天文台有何不同呢?上海天文馆建设指挥部部长林清告诉记者,佘山天文台的前身是法国传教士创办的天文台,主要职能是科学研究。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佘山天文台都一直服务于科研工作。2004年上海佘山天文台改建为天文博物馆,主要展示中国天文近代历史的发展,同时也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而全新开建的上海天文馆则将是一座综合性的科普场馆,定位为国际顶级。全馆将通过采用高科技手段来反映整个宇宙科学的全貌,以及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带领民众一起了解宇宙,建立完整的宇宙观。长年生活在城市里的上海人在光污染的环境下很难有机会看到星星,更别提银河的全貌。未来在这里,民众将能够通过仪器设备和模拟体验真正看清星空真实的样子。

图片说明:上海科技馆“三馆合一”的格局已初具雏形。

   “三体”建筑寓意天体及轨道运动

  上海天文馆建筑方案由美国意艾德建筑事务所和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体现了“天体”及“轨道运动”的概念,整体包括一幢主题建筑,以及大众天文台、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等附属建筑。

  主体建筑由三个明显的圆形构成“三体”组合而成(如图);椭圆形的建筑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与三个天体一同诠释了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暗示着“万有引力”。主建筑外的景观区域则设计了4条非同心圆的步道,从主建筑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征星系的旋臂。主体建筑暗藏玄机,“圆洞天窗”、“倒置穹顶”、“球幕光环”等特色设计令建筑本身成为一台天文仪器,同时具有了测量时间、指示方位等特殊功能。

  工程建设中将采用全生命周期BIM(建筑信息模型)示范应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态净化处理、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导光管系统、地源热泵等技术,工程目标是建设一座节能、智慧、生态建筑。

图片说明:光学天象厅(模拟场景)

   未来去天文馆看什么

  东方网记者了解到,上海天文馆建成后内部设施将包括一座23米直径的数字球幕影院和一座直径18米的光学天象厅。数字球幕影院剧将用来播放超高分辨率、画面细腻的影像,通过立体显示,将复杂的天体运动清晰呈现出来。天象厅可以模拟出真实的自然星空、天象变幻、太阳系穿梭、宇宙探索等精彩的天文画面,使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太空绚丽、壮观的景色。

  建造在主建筑外部的太阳塔和大众天文台,将服务于天文爱好者进行天象观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阳塔设备,以往只能在专业的天文机构得以一见,未来这里将安放一台400毫米口径塔式太阳望远镜,太阳塔的顶部安置观测太阳的定天镜,将太阳光垂直导入正下方安置的成像系统和观测仪器。这也是国内首次将“专业级”观测设施建造在科普场馆内。

  在馆内展品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天文馆正式向全国公开征集天文馆藏品,征集范围包括古代和近现代与天文学及宇航事业发展有关的文物、器物、档案、仪器、影像资料、陨石标本、与陨石相关的文物器物等。所征集的藏品要求能够反映所属年代天文学发展的特征,并需经过相关国家专业机构进行认证鉴定。

  由于天文学内容相较深奥和抽象,可供实物展示的藏品又相当有限,天文馆藏品展示历来都具有相当高的难度。上海天文馆的展示形式除了有仿真模型、图文展板、视频影像等传统手段,还将加入增强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媒体展示手段,通过创意将技术和内容巧妙融合与呈现,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宇宙和天空的奥秘。

图片说明:上海天文博物馆建筑外观效果图(夜景)

   上海人终圆“天文梦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大大小小的天文馆不下4000座,而在我国大陆地区能称得上“天文馆”的仅有3座,其中只有建于1955年的北京天文馆属于综合性的天文馆。因此在上海建设一座真正的天文馆是许多科学家、天文爱好者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共同梦想。这个梦始于上世纪70年代,却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被再三搁置。

  直到2010年,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院士向上海市领导建言。21世纪深空探测将成为各国科技竞赛场,我国也在其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她提出兴建天文馆,有助于广大市民中天文科学知识普及推广,尤其是对青少年在天文科学方面非正规教育的一种“充电”。建言获得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12年3月,经过广泛调研和协商,项目完成了功能定位、选址考察。2014年1月29日项目获得立项批复,2015年9月1日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2016年7月7日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获得批复。

  上海天文馆工程计划于2017年底建筑结构封顶,2019年建筑竣工,计划于2020年建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