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路的精彩

05.05.2015  12:33
天平路,位于徐汇区北部,北端起于淮海西路﹑武康路﹑兴国路﹑余庆路交汇之处的“六路汇口”,南至肇嘉浜路、近繁华的徐家汇商业区,全长不过一公里左右,却有着意想不到的精彩历史。
马路修筑于清光绪33年,以法国旅华耶稣会主教命名为,“姚主教路”(Route Mgr. Prosper Paris);1943年,汪精卫接收上海租界之后,以广西天平改今名,“天平路”。“姚主教”何许人也?姚宗李(1846年9月1日—1931年5月13日),是一位法国罗马天主教耶稣会会士。


1900年4月6日,教宗良十三世任命姚宗李为江南代牧区主教。1921年8月8日,江南代牧区分为江苏和安徽2个代牧区,姚宗李继续在上海担任江苏代牧区主教。1922年5月1日,江苏代牧区再度改称南京代牧区,不过,姚宗李仍然驻扎在上海。


姚宗李主教为上海留下了两样东西,一个就是在1907年创办的广慈医院,就是现在瑞金医院的前身,当时位于金神父路上,亦即今天的瑞金二路。
还有就是佘山山顶上的教堂。
1925年5月,佘山山顶的希腊式大堂拆除,新建二类大堂。翻造扩建时,由当时的姚宗李主教祝圣基地,教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叶肇昌神父,领衔设计并参与施工。
遗憾的是,1935年11月工程峻工时,姚主教已经病逝,由当时的主教惠济良主持开殿大礼弥撒。“有轨电车”不要小看天平路“”,过去,这里还跑过有轨电车,而且这条线路还是法商第一条有轨电车。1908年5月6日,这条有轨电车线路开通,自十六铺始发,因轨道尚未完全铺就,暂时先开到善钟路(现在的常熟路)为止,后来才延伸到徐家汇。
当时的徐家汇还不闹猛,但从十六铺过来的2路有轨电车的终点站,就在姚主教路这里;可能是姚主教路过于狭窄,以致电车轨道铺设是单路的,才所以在这段路上,辟出一股进、出候车的岔道,地点就在今天平宾馆的对面马路。

关于天平路上的有轨电车,贺友直老先生曾在新民晚报上,刊登过一段回忆文字:

我是1938年到上海在亲姐夫厂里做工,这爿厂开设在姚主教路(今天平路)。这条马路朝南走到徐家汇,朝北走到霞飞路(今淮海路)。
情景是这样的:在这处岔道口设有红绿灯,并派有扳道拉电线工,开往徐家汇的电车若遇红灯亮着,就停住等待,俟从徐家汇开来的电车,由扳道工扳上道轨、搭上电线,将其引入岔道,如此两列电车才可各自前行。
古钱”收藏家天平路40号,老上海熟悉的“文艺医院”。

这里解放前是国民党上海市市长机要秘书的私人住宅,解放后,成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所在地。


1960年,周恩来总理来上海视察,文艺界人士表示求医难,周总理当即指示解决。1961年10月,市文管会搬出天平路40号,这里改成“文艺医院”。而这栋房子的真正主人是中国近代的古钱币大王、上海滩的房地产巨商张叔驯。


张叔驯是南浔张石铭的第七子,抗战前其父去世,他分得了二百万家产,成为房地产巨商。但是,和当年上海滩很多小开一样,张叔驯即玩车、也喜好一切新潮事物。只不过,真正让他“”出名堂、令他名垂史册的,就是“古钱”收藏。
钱币学家马定祥,曾在1946年到张府上参观过他的全部藏品,据说,总数大约有三万枚,可谓洋洋大观,内中孤品、珍稀之品不胜枚举。“松社

天平路上,曾经还有一处的私家园林——“松社”,当年的位置就在现在的135号附近,原为徽商王效山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建造的私产,“余村园”。


民国7年,梁启超、李烈钧等筹款购得“余村园”,并于11月4日正式成立“松社”,同时筹设“松坡图书馆”,以纪念刚刚病逝的蔡锷。

根据当年的记载:

”松社“园内绿荫夹道,花木纷披;东南角有高楼如大殿式大堂中,供着蔡松坡的牌位;楼上悬蔡锷戎装像,楼内设”松坡图书馆“。


民国12年1月,梁启超将“松社”和“松坡图书馆”一并迁到北京,原址出售给了“同昌纱厂”,后来又改作了印刷所。

南模

天平路200号,上海著名的重点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其前身为“南洋公学外院”。


外院”什么意思?

南洋公学,大家都知道,是现在交通大学的前身,由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当年,为解决师资与生源,公学创建第二年,就先后设立师范院与外院,外院相当于小学。


南洋”二字有了,那么,“模范”的称呼又从何而来呢?1899年,外院取消后,考虑到中院学生仍招收不足,校长何嗣焜便建议:

在公学内,“先办一高等小学以立模范,再于江苏南北设同等之小学8所,使内地渐开风气,而将来中院生即从此取才”。

这样,南洋公学附属高等小学堂便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二月初一正式开学。但是,到了1927年,情况又骤起变化。


北伐军进上海,国民党派员接管该校,要裁撤附属中、小学,但遭到学生家长群起反对,南洋公学同学会也联合向各方呼吁。经过交涉,最后取得协议,将大学原有附中,改为交通大学预科,让高小及初中脱离学校,改为私立,仍在附小原址办学。
在另起校名时,大家都钟爱“南洋”这个名称,考虑到当时上海已有南洋中学,有人便建议,或可在“南洋”后面加“模范”一词,于是,即易校名为,“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

姚主教路200号”的地址,是在1937年迁入的,当年的“红楼”还是私家花园住宅。1956年,南模改为公立,又将邻近的成义中学和沪新中学高中部并入,一度易名为,“上海市七十一中学”,一年后,即恢复“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校名。


南模的历史上出了大量名人、学者和院士,其中,中科院院士王选先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的老南模”:1941年,进入刚刚设立的南模幼儿园
1942年,五岁进入南模小学
1948年,保送南模初中
1951年,以免试保送的优异表现,回到阔别三年的天平路200号,进入南模高中学习,并在南模的“一代名师”赵宪初先生的影响下,迷上了数学领域。
大同坊”这里要说的“大同坊”,并非如今位于黄浦区境内的弄堂,而是现在的天平路91弄。
这是一条典型的上海老式里弄洋房,民国20年(1931年)建,有楼房49幢。弄堂的房子不算是石窟门房子,但一幢幢连体的三层楼房子内,有前后天井,有典型的亭子间、客堂间。

关于大同坊,沈祖钧先生曾有一篇回忆,可以作证,当年这里亦是名人汇聚之所:

后来苏州沦陷,贝家拥有的名园狮子林被日寇侵占,全家四散逃难,她这一房由老母亲陈宜寿,拖带三女一子辗转逃来上海,在法租界姚主教路“大同坊”,租得一个三层楼面住下。
因我家也住在姚主教路上的“茅馆”,相距咫尺,远亲顿时变成了近邻,分外亲切,因此而过往甚密,其时我还很小,妈妈常带我和妹妹去玩,叫一声“大同坊好婆”后一定有糖吃。

大同坊”,因为背靠爱棠路,就是现在的余庆路,所以,它还有一个称呼“爱棠村”。提及这个名字,就会有老上海想起当年震惊上海滩的“顾顺章灭门案”。

中共特科在得知顾顺章叛变后,决定对顾的家属秘密处决

......由于整个行动在上海三处四个地方进行,实际掩埋地如下:一,法租界姚主教路爱棠村37号、33号,亦可称大同坊37、33号......


这些文字来自当年的报纸,现在说起来汗毛零零,但是,查30年代弄堂地形图,的确,应该称“姚主教路125弄,大同坊37号、33号。


即便余庆路初名爱棠路,但是,在33、37号沿街面一段,也是案发后十年才辟通筑路,与麦尼尼路(康平路)以南的爱棠路接上,通路后才把上述两处地名,改名字为余庆路102号和110号。“茅馆”“茅馆”在哪里?恐怕只有住在天平路上的老上海才能脱口而出——现在的天平路222弄。
这条弄堂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对于它的历史以及称呼的来历,有一位住在此地多年的陆耀国先生,在本地媒体上曾发文,做过详细的回忆:当时小区地处法租界内,比较冷落的地段,地名被称作:“姚主教路茅馆230号甲”。
后来经过多次更替,最终茅馆的所在,被命名为如今的天平路222弄。为了记住这段历史,这里的居民们依旧亲切地称它为“茅馆”。
据回忆,“茅馆”的房屋设施,就当时来讲是很完备的。比如,卫浴设备都采用“美标”品牌,有制式管道煤气,有盘管锅炉可供热水,会客室还有壁炉。
茅馆”如今的规模,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末,原浦东川沙丁家的大房东离开后,新房东程先生,在网球场空地上再建了两列共七栋三层楼房。
随后,入住“茅馆”的人群,以知识家庭居多,因为离交通大学很近,很多是留学回国的学者专家、交大教授:
2号住的是教育家徐任民教授,当时任职于国民政府教育部,后在华东化工学院教数学
3号的徐小麟先生,经营大声无线电唱片行,编印的“大戏考”对我国三十年代的戏曲和音乐具有史料价值
4号早先住的是留美物理学家、交大裘维裕教授,它是我国电机工程的元老,后住的是留美化学家孙侃
7号住的阎世华医生,是留学法国的医学及法学博士,曾任南京中央医院院长
8号住有著名音乐家及指挥家,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黄贻钧
14号住有我国医药界老前辈留德化学博士张辅忠教授,当时是五洲药厂厂长,后任华东药学院首任院长
15号的卢宗澄教授,是我国国际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开拓者,后来任我国邮电科学研究院院长
16号是留美经济学家胡继常家,辛亥先烈秋瑾的女儿,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家黄璨芝女士,在抗战时期,也带了她女儿王莹华在16号住过
17号是交大的李泰云教授所住,他是早年留美的我国机械制造业先驱
18号住的是留美学者钱国纽先生,他的大女儿钱圣婴女士,是中央交响乐团成立初期的钢琴演奏家
......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进入“海派频道”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