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圈]各国大学生比拼电子设计:人的“脑洞”思维,机器也能理解[图]
“人类发明机器人,却因为机器人过于强大而开始惧怕机器人,这样的情景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大三学生杨铭这样说。他们组这次参加201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题目,正是“基于RealSense手势识别的机器人控制系统”。
|
学生们正在参观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控游戏,系统通过采集和处理使用者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对游戏发出控制指令。 |
手势是人类广泛接受的表达方式,而出现在人类生活中的机器人大多具有视觉,为何不能看懂手势呢——这是他们组3位同学关于机器人手势控制指令系统的创意来源。目前,他们的初步成果是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使机器人做出前进、后退、停止等动作。“通过完善一套通用的指令系统,使机器人天生地就能读懂人类,在我们感到恐惧、作出反应时,他们也能够随我们队的意愿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人类就可以和机器人和平相处了。”
“基于手势识别的机器人”、“驾驶行为习惯评估系统”、“基于VR的穿戴式交互设备”等等,都是这次“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的关键词。第八届邀请赛同上届相比,评委打分的标准多了一条:人的思维能够让机器理解,即紧密结合人工智能应用程度。但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来说,这确实是难题之一,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雷雪菁和范经纬参赛题目是“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控游戏”,通过采集和处理使用者的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对游戏发出控制指令。目前,体验游戏主要有“水果忍者”和“超级玛丽”两种。
|
一位参赛者正在展示基于VR的穿戴式交互设备---COPYMAN。 |
今年的赛事平台是大学生和科技公司“双赢”局面:对于参赛学生来说,这样的嵌入式系统平台更能主动配合人的生活需求,也能发现更多疑难问题;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这次使用的是还没有对外开放的系统平台,在比赛中得到相当于专业人士的提前反馈,也是此次赛事取得的便利之一。
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了解到,大赛共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巴西、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74所高校160支队伍参加。共评出13组一等奖、26组二等奖以及59组三等奖,其中来自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学生团队是一等奖中唯一一组国外选手。
|
参赛者们正在参观基于EMG信号控制的探险机器人。 |
对于此次大赛的创意及后续运用,竞赛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表示:“我们一直强调基础科技产品质量的牢固性,这也是中国科技要走上国际化的必然要求。同前几届相比,这次大赛的创意应用方面更加完善,脑电波驱动、智能编钟演奏等等也表现了科技越来越能覆盖生活中的多个方面。”
不过,王越院士也表示,“目前学生的成品大多为原理性初样,在转换为能够独立推出的服务和产品前还有很多步骤,实践环境在这届比赛中更为复杂,最近的高温就是调试的一大门槛。但我们在后续的过程中也会推进学生创意向专利方面转换。”
|
参赛者们正在参观针对视觉移动机器人的手势控制指令系统。 |
来源:《解放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 2016.07.31
原文: 各国大学生比拼电子设计:人的“脑洞”思维,机器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