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图]
11月6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大赛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第27期——“材料表征与图像优化”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健生,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秘书长韩雅芳、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亚光、上海交通大学学指委秘书长林立涛、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孙宝德、学院党委书记单爱党以及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四十余位嘉宾等出席了大会。
全国大学生微结构大赛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利用材料科学研究中得到的材料微结构照片,进行基于原图结构的艺术发挥和修饰,得到具有艺术美感的科学图片进行比拼的学术竞赛。从2015年8月征稿开始,得到了全国三十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千余位学生的参与;10月16日大赛组委会专家组从所有来稿作品中遴选出来自全国19家单位的52份作品进入复赛。复赛采取网络投票的方式进行,经过激烈比拼,30份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入围大赛决赛。复赛作品网络点击量超过了5万人次,吸引了2万三千余人次的投票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决赛将重点进行作品学术比拼,由来自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大学的六位业界专家评审出最终获奖的十位选手。
上午八点半大会正式开始,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响起了雄壮的国歌声。
孙宝德作为承办单位代表为大赛致欢迎辞。孙宝德向全体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大赛组织及筹备情况,介绍了当今材料学科的发展和本次大赛将学术和艺术完美集合的创新意义,鼓励全体师生保持创新的精神、运用创新的视角,“张开梦想的翅膀,浇铸材料之美”。
韩雅芳为大赛成功举办致贺词。韩雅芳高度赞扬了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为本次大赛举办所做的努力,充分肯定了本次大赛对于宣传材料科学之美、倡导科研创新精神,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学术情怀的积极意义。
潘健生作为本次大赛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席为大赛致辞。潘健生在耄耋之年依然热心于学术工作,积极指导后生,发挥余热。他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国第一代材料科学家为了科研事业不惜生命捍卫学术的故事,教导在场的所有师生铭记历史,踏实前行,为祖国繁荣富强不懈努力。
王亚光作为校方代表为大赛致辞并宣布大赛开幕。他对所有与会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交大120年校庆的相关情况,肯定了本次微结构大赛暨博士生论坛在“学在交大”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为了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促进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发展,增进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指导下,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的学生自发组织,成立了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研究生学术联盟。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代表魏国栋宣读了联盟宣言,韩雅芳、林立涛、王亚光、孙宝德以及来自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团委老师为学术联盟授旗。
大赛开幕后,上海交通大学陈明伟教授为本次博士生学术论坛做了题为《Advanced Electron Microscopy: a New Horizon for Materials Science》的主报告,陈明伟深入浅出,结合科研实例讲解了在材料表征领域最前沿的科学成果。
上午十时许,大赛分会场的活动正式开始。复旦大学车仁超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黄荣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30位入围决赛的选手根据复赛人气排名分为两组进行综合展示,每个会场由专家组评审出5名学生进入最终的决赛。
决赛第二阶段展示在下午两点举行,十位选手重点展示了各自作品中的学术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认真评审,对每位选手均作了中肯的点评和细致的指导。除了学术展示,组委会还举行了人气比拼,上海交通大学刘文和上海大学赵炳戈获得了最佳现场人气奖和最佳网络人气奖。
浙江大学李吉学教授为整个大赛的作品做了详细的点评,上海大学李强教授代表专家组宣读了大赛最终名次。苏州大学杨培培最终折桂,荣获了本次大赛的特等奖——欧波同/卡尔蔡司奖。大赛一、二、三等奖则由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以及南京理工大学的9名同学获得。
单爱党为大赛致闭幕词。本次大赛立足材料科学本质,把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广大理工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充分展示了材料科学独特的瑰丽,更展示了材料相关学科学生全面的素质和风貌。
本次大赛成功举办,将切实推动全国高校材料学科的发展、增进全国各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引导材料专业学子开展研究,挖掘和培养一批对材料研究有浓厚兴趣和专长的后备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