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走进华东理工大学 《新民晚报》(大学版):多写一点“我找他”的新闻
4月8日,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来到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与学生们分享20多年在新闻一线的职业感悟,畅谈如何寻找独家新闻。一直以来,对媒体特别是传统媒体工作者的印象是:既有纵横文字、针砭时弊的才情,又有忠于事实、传达态度的理性。果不其然,王蔚就让我感受到了这样的特质。这次讲座让我了解到写新闻的方法,更看到了职业新闻人的态度与情怀。
细致观察 深入思考
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从博客到微博、微信,传播成本被科技降得越来越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藉由手机、平板电脑等更快捷的媒介传播,资讯的取材、内容与文风愈发生动有趣。与此相比,部分传统媒体出现呆板、僵化的同质化现象,独家新闻越来越少,纸媒的影响力日渐下降,有人甚至认为,传统媒体即将消亡。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并无根据。不仅因为传统媒体有相对较高的门槛和不浮躁的、丰厚的内涵,也因为众多有情怀的、坚守岗位的媒体人在为它默默耕耘。正因为有了一批批拥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媒体人,传统媒体才得以扬长补短,渐渐在当代社会中调整角色并逐渐适应。
在20多年的采访经历中,王蔚写出了很多“我找他”的新闻佳作。他认为,这种新闻需要记者有细致观察生活的新闻敏感和深入思考的习惯,需要记者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人。王蔚说,有一年他曾在扫墓时看到大面积豪华高价墓地,从而联想到一系列与祭扫有关的社会问题———原本拥挤的城市空间被墓地占用,豪华墓地的存在是否合理合法、有没有违背我国现行公墓管理制度,豪华墓地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等等。
而对于某少年在国旗下演讲时向女生表白的事件,王蔚将其与教师在课上谈私人生活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了“公话题”与“私话题”的场合探讨。“新闻不止是一种记录,也是一种创作。在面对一个主题时,随着思考的深入和拓展,文字也可以更有意义,在思想上起到引导,实现更大的传播价值。”
寻找角度 精炼可读
一则有价值的新闻,可能并不需要面面俱到。王蔚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例:教育、经济、文教、科技甚至旅游条线的记者,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合适角度。这让笔者联想到,校园媒体报道校内选秀活动时,从学生会等组织者的角度看,倾向于介绍活动的整体情况与进展;从传媒学院相关平台来看,则侧重于校园明星包装与宣传;而信息学院的介绍,则更注重技术。道理如出一辙———寻找较小的切入口展开报道,能拓宽表现空间,让我们站在更个性化的角度,充分发掘新闻事件的价值。
做新闻,必须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与意愿。王蔚介绍,《新民晚报》的编辑方针是“短”“广”“软”三个字。“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短,文字精炼,广,题材多样,软,可读性强。这些精到的原则至今依然值得所有媒体借鉴。
王蔚老师的演讲为我们奉上了许多新闻业务实用知识与技巧等“干货”,令笔者对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许多独到观点引发笔者思考,受益匪浅。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长期从事新闻行业多年,经验与热爱交织上升而形成的图景令人感动。认识并尊重这个行业,对每一个大学生都很重要,感谢王蔚老师的精彩讲演。
《新民晚报》(大学版)03版
原文来源: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6-05-20 | 作者:陈雅馨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campus/html/2016-04/20/content_3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