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汪品先院士再出新著

19.08.2018  21:26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院士近期《地球系统与演变》和《瀛海探径》两部著作出版。
        《地球系统与演变》全书彩页,图文并茂,是汪先生20年课堂实践和3年编写工作的产物。20世纪末期为了追踪人类排放碳的去向,科学界从大气、海洋到植被、土壤,来了次空前的大清查,学术界开始了“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全球变化”提出的科学问题要求向时空伸展,驱使学术界将地球表层看作整体,从宇宙大爆发追踪到人类智能的产生,诞生了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新领域。汪先生从1990年代晚期起,先后开设了“全球变化”和“地球系统”研究生课程,这本书就是20年课程的结晶。
            地球科学产生以来的两百年里,科目越分越多、越分越细。而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回过头来相互结合,集成为系统科学,这就是地球系统科学。本书的目的是“正本清源,展示出这是探索地球圈层相互作用,整合各种学科,将地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研究的学问。”据汪先生介绍,为了让大部分青年学生、学者能买得起这本工具书,汪先生在出版前特与出版社商议不但放弃稿酬,而且给予补贴。据悉,国外类似的教科书定价在数百美元,而《地球系统与演变》的最终定价158元人民币,不及国外教科书价格的十分之一。
        《地球系统与演变》由分属3个部分的12章组成。第一部分从圈层结构入手,用5章的篇幅分别介绍地球系统的组成与起源、地球的表层与地幔、水循环、碳循环和生物圈;第二部分以时间尺度为纲,从第6到第9章分别讨论构造尺度、轨道尺度、和人类尺度的过程,并且对气候演变的转型和突变进行专门介绍;第三部分即最后的3章探讨地球系统的研究历史、方法与展望,包括全球变化、定量研究、和地球系统运行机制的探索。 这本书尽量采用生动的语言,将插块的办法介绍专门性强的内容,每章前面设有提要、后面载有思考题,便于学生使用。此外,全书附有数以千计的国际文献,便于读者做进一步的检索追踪。

            如果说《地球系统与演变》是一部地质领域的专业性的权威工具书,那么《瀛海探径》则是汪先生的科学人文随笔,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20来年发表在报刊上的随笔,分为“走向深海”(10篇)、“创新思维”(15篇)及“科海觅趣”(7篇)三部分。从199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到2017年《解放日报》上刊登的《听同济大学院士公选课寻找科学表达的“幽默”》,这些文章既有面向大众或者干部学习班上的报告,也有向上的反映、包括“两会”的书面发言;既有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命题作文”,也有记者的访谈与记者视角中的汪先生。
        《瀛海探径》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家国性与可读性。
          一、前瞻性。近年来海洋强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海洋强国已经列为国策。早在1998年汪先生在《向蓝色世界进军》一文中就提出了“一旦黄土地与蓝色海洋相互结合,产生的将是旧山河上的新辉煌”。1999年《百年科技回顾与展望——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一文中强调“我国在新世纪中实行海陆并举、海陆结合的方针,加强对海洋的重视,将不仅是地球科学,而且也是华夏文明的发展方向”。2005年全国政协第十届第三次会议的书面发言中进一步指出“我国亟待确定海洋国策,亟待在国家一级统筹海洋政策和海洋发展”。这些最早在20年前的发表的文章介绍深海知识同时,“呼吁对于海洋、尤其是深海远洋的重视”,“鼓吹向深海进军”,“从这批文字的主题变化里,也可以看出近20年来我国海洋事业从冷落到火爆的发展过程。”此外,20多年前的关注中国创新的“思想活跃与科学创新”等系列短文,所点问题目前仍然是我国学术界的软肋。如此种种,至今读来也不觉得过时,都反映着汪先生思想与谋略的引领力与影响力。
          二、家国性。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汪先生仅仅是海洋地质学家,那就大错特错了。《瀛海探径》通篇体现着老一辈院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大到“走向海洋振兴华夏”的战略,对制约中国创新瓶颈的深刻剖析,小到学术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举一隅以三隅反的研究生教育,在无疑处有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法,与社会分享“只有科学家的眼光才能看见的自然美”的科普,点点滴滴无不流露着几十年如一日坐着冷板凳的汪先生为国为民的情谊,他的一颗拳拳报国心。
          三、可读性。汪院士是院士,似乎又不是院士,他如同邻家的老爷爷,立足于海洋地质,与你娓娓道来他的学术成果、他对国家对社会对科学的思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天文地理、古往今来,所到之处,犹如一股潺潺流水,春暖花开。正如他在引言中所说“我衷心希望《瀛海探径》的读者能够‘开卷有益’,希望从中能获取海洋、尤其是关于深海的知识,能听到如何在文化的深层次里排除创新思维的障碍,真的向创新型社会前进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