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春秋季各增加一个小学术休整期

18.01.2016  14:04

南京工业大学春秋季各增加一个小休整期供师生调整、访学——

学术休假让师生从容治学

本报讯(记者 陈瑞昌)下学期开始,南京工业大学师生将享受特殊的“春假”“秋假”。记者日前获悉,该校将2015年9月26日至10月7日、2016年4月2日至10日分别设置为“学术休整周”。这标志着该校酝酿近两年的学术休假制度将正式实行。

学术休假制度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首创,是大学教师在职发展的一种制度形式,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国内部分高校也陆续推出过相关制度。

南京工业大学将学术假分为两个板块,分别在国庆节、清明节放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周,春、秋季各安排一个休整期,将一个学期分为两个阶段。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置“学术休整周”的出发点是缓解师生压力和倦怠心理,激发师生学术创造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也是在制度层面“试水”学术休假制度。

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院士说:“休整周期间,学校将正常运转,部分工作还会加强,如安排学术交流活动,集中组织若干小型国际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部分师生也可以到境内外名校访学或游学。

作为学术休假制度的组成部分,学校将提供6年为一个周期、休假1年的学术调整机会,重点面向正高级职称人员或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开拓新的学术领域、需要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术考察和研究工作的人员,以及撰写国家和省部级规划教材负责人等展开。

南京工业大学强调,学术休假不是带薪疗养,休假期间须完成调查研究、纵向科研、国内外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研修进修、著书立说、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符合学校要求、有利于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积累学术成果的工作任务。

科学一定程度上是一项贵族事业,需要淡定、自信,优雅、从容。”黄维指出,学术休假制度的试行,正是为师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宽松的环境,营造“从容治学”的心境。

学术休假对于海外的大学教师来说并不新鲜。教育部1996年设立了“春晖计划”,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柔性引进”;2000年底又增设了“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

为了让海外高层次人才适应国内高校管理体制、安心科研,南京工业大学以先进材料研究院为平台,打造“海外人才缓冲基地”,以学术休整为契机,邀请海外大师级学者访学,举办高水平国际研讨会,为师生提供全球语境的深度交流机会。

黄维表示,团队对高端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方式,目前已吸引了4位来自英国、日本的“洋专家”从事科研。这正是对海外学术休假制度的有效利用。

      《中国教育报》2015年7月2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