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转让暨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我校成功举行
21.02.2017 22:34
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2017年2月17日,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大学厅,举行了上海大学-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技术”技术转让暨新兴发展-上海大学“高性能铜合金开发”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海大学汪敏副校长、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黄孟魁书记、新兴铸管(浙江)有限公司郝建国总经理、翟建民副总经理、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孔令采高级经理、有色事业部钟海林经理、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3516厂黄克宇厂长、上海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施利毅主任、科技处朱晓锦副处长、上大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潘志浩总经理、材料学院党委周路海书记、材料学院王林军常务副院长、材料学院钟云波研究员及科研团队等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会议由我校技术转移中心施利毅主任主持,上海大学汪敏副校长和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黄孟魁书记分别致辞,随后黄孟魁书记介绍了新兴际华集团及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施利毅主任介绍了合作协议前期交流的历程,钟云波研究员代表课题组简要介绍了本次签约项目“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技术”的总体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设想。最后,上海大学汪敏副校长和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黄孟魁书记代表双方签定了“上海大学-新兴发展集团合作协议”、“新兴发展-上海大学联合实验室建设协议”;钟云波研究员作为上海大学技术团队代表,和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与“联合实验室建设开发合同”。本次技术转让开发合同总金额以及另投入联合实验室建设经费逾二千万元,目前是我校单项技术转让金额最大的项目,是我校“纸变钱”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典型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推动。
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类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结构功能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交通、机械、航母及舰船、航空航天、国防等工业领域,是国民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功能结构材料之一,同时也是代表国家制造水平的一种合金材料。该类材料的典型代表-铜铬锆合金(Cu-Cr-Zr-X)由于兼具高强度和高电导率的特性,在高铁接触线、微电子引线框架材料、汽车工业用电阻焊电极、真空开关触头、连铸结晶器内衬、高性能模具材料、特种导电丝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是第三代高铁接触线的首选材料。但由于高温铜熔体中铬锆元素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合金熔体粘度高、凝固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热裂倾向,其熔炼及成型过程一直是铜合金加工领域的世界级难题。国内现在仍然采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发的真空熔炼-铸锭-修磨-轧制的传统工艺,该工艺存在能耗高、效率低、成分均匀性差、无法实现长尺寸-大卷重棒线材制备的不足,而国际上最先进的非真空熔炼-连铸技术目前仅日本公司掌握,且明确表示不合作、不转让、不外销。近年来国内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过攻关,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技术瓶颈。我校材料学院、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钟云波研究员领导研究小组经过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在国家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上海市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教委创新计划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创新运用有色合金冶炼与加工、钢铁精炼与连铸、电磁冶金及材料电磁加工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先后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真空熔炼技术、成分稳定控制技术、合金熔体洁净化技术、大卷重/长尺寸连续铸造技术、新型电磁调控上引连铸技术、复合场强化热处理技术,多项技术为国内外首创,获授权相关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近二十项,制备出表面光滑、内部致密无裂纹、成分均匀的全等轴晶铜铬锆(Cu-Cr-Zr-X)棒线材,其尺寸与现有铜镁、铜锡合金接触线母材相当甚至超过,经变形强化和时效处理获得的铜铬锆合金线材(Cu-Cr-Zr-X)的导电性和抗拉强度均显著优于日本同类产品性能指标,如用于高铁接触线替代现有的铜镁接触线,每万公里可节约电力约3亿度,将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2016年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第318位。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新兴际华集团下属四大板块子公司之一,主营铜冶炼和铜产品加工业务,具备年产20万吨高性能铜材的生产能力,在开拓高性能铜合金产品市场方面具有多年的经验和执行力。为实现集团公司有色业务板块“十三五”规划目标,同时重点开拓铜合金深加工领域,实现公司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经过多方对比评价和市场调研,历时三年,最终选择与我校材料学院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钟云波研究员领导研究小组合作,受让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全套技术,同时建设新兴发展-上海大学“高性能铜合金开发”联合实验室,旨在开发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高强、高导、高弹、耐蚀、功能性Cu-Me材料),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公司产品具有持续的市场竞争力,在国际高性能铜合金材料领域占领一席之地,为我国高铁、微电子、汽车、冶金等行业提供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实现第三代高铁接触线制备技术的突破,并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重大国家战略提供物质支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校冶金工程学科的电磁冶金方向在徐匡迪院士和任忠鸣教授的带领下,着眼于冶金行业今后5-10年的战略核心技术潜心研究,勇于挑战行业难题,紧跟国际前沿,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钟云波研究员领导研究小组开发的高强高导铜合金制备全套技术,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近年来,我校大力扶持重大原创技术创新,并努力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实践金东寒校长提出的“把纸变成钱”的理念。本次上海大学-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转让暨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协议的签订,是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以来的重要进展,也是我校的创新战略实践、双一流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体现。
本文来源: 上海大学
21.02.2017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