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博物馆应当如何走向卓越

12.04.2018  12:41

博物馆与大学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创建于1683年的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之一,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的大学博物馆。当前,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无不将博物馆作为大学建设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博物馆的不断发展,在对外开放、专题展览、公共宣传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已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随之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既有个性化的问题,例如同为大学博物馆,但是不同的博物馆在资源投入、发展水平、专业化程度等方面差距甚远,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尽相同;也有共性的问题,例如,大学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定位自身,与社会场馆相比,大学博物馆如何平衡“服务于教学科研”与“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多数大学博物馆仍面临人员资金不足、开放时间有限、社会服务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依靠大学自身,还是依托社会力量,或是在制度层面进行创新和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4月11日,时值2018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开班之际,一场关于“走向卓越的大学博物馆”的专家对话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国际博协副主席、中国博协副理事长安来顺,上海大学副校长、原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国际博协大学博物馆及藏品委员会理事Andrew Simpson,英国乡村生活博物馆馆长、英国雷丁大学大学博物馆与藏品中心主任Kate Arnold-Forster,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执行馆长张凯六位专家应邀作为对话嘉宾,就“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大学博物馆自身的定位与发展,大学博物馆如何满足公众需求,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协作,如何成为国际交流的平台,未来的大学博物馆藏品利用、展览服务和公共教育的更多可能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度对话,畅谈身处新时代中的大学博物馆应当如何走向卓越,发挥好“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为大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本次高校博物馆国际培训班的项目负责人,张凯主持了本次对话。通过“大学博物馆应当如何定义自己?”“大学博物馆如何与公众有更多互通的可能?”“面对当前公众对博物馆的日益欣赏、走近博物馆文化的大环境下,大学博物馆应当做些什么以迎接这些变化?”等核心问题,引发了在座嘉宾的深入对话和讨论。  

安来顺引用了一句话来表达他眼中大学博物馆与大学间的关系——“一个没有博物馆的大学,就像一个贫血的人。”安来顺表示,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大学,至少都拥有一座博物馆。中国目前有300多座大学博物馆,对比中国大学的数量,可能只有10%的大学有博物馆。因此中国的大学博物馆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潜力。  

段勇表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几十年以后,包括博物馆事业在内的文化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大学博物馆从中的获益并不那么明显。这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从我国大学博物馆的质量和社会影响来看更是如此。大学博物馆不仅要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另一方面还需要尽量发挥社会职能。而这对于大学博物馆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很多大学博物馆都在努力地适应这种要求,或改进自己的处境,这些过程中仍面临着种种考验。  

Andrew Simpson在讨论中指出,大学博物馆正是大学的孩子,它的功能也与大学的功能息息相关,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当代来说都是如此。对于一个大学来说,不仅仅是要宣传它作为一个学术机构的成就,更要讲述大学本身的故事。这是大学博物馆未来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看到了大学博物馆的蓬勃发展,其中原因最重要的可能是大学意识到了大学博物馆的价值,所以它们也与公众不断地接触。我认为大学博物馆不仅仅是人们可以来参观的地方,同时也是可以给人们提供教育的平台。”Kate Arnold-Forster在分享英国大学博物馆发展历程时谈到:“我们希望博物馆不是为了夸耀,也不仅是展示藏品,而是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大学。”  

其实大学博物馆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跟一般博物馆的区别可能会越来越小。”陈曾路则从外部视角解析了大学博物馆的未来发展。“现阶段普通民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正呈一个爆发式的增长,但是博物馆专业人员的素养,或者是视野变化得却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快,这中间会产生一些时间差。如何弥补这个时差对于所有博物馆的未来而言都将是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