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代名词”巧玲:30年街边小摊变身人气美食 吃的就是感情
【编者按】
彭浦夜市,曾经是北上海乃至全上海最大、最红火的夜市。
五年前,2013年11月,新民晚报新民网率先报道彭浦夜市摊贩严重阻碍交通,8条公交线路被迫改道。在连续多日的追踪报道推动下,有关部门痛下决心,采取强制措施,取缔了名噪一时,无证、占道、影响居民生活多年的非法市场。
五年后,2018年,上海提出年内基本消除无证照食品经营的目标。寿宁路、昌里路这两大夜市无证照小餐饮的整治目前也正在进行当中。沪上夜市美食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如何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值得探讨。
近日我们回访当年彭浦夜市的“见证者”。她曾为做生意换了3万元硬币;他曾一晚三小时卖掉300只烤牛蛙;她的名字就曾是夜市的“招牌”……他们都曾在彭浦夜市“叱咤风云”,拥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今起三天,我们将讲述他们身上曾经经历和正在发生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彭浦夜市最红火的时光,也在一夜之间面临抉择。他们见证了城市的变迁,也是当下上海夜市何去何从的“活标本”。
图说:“巧玲炸鸡”曾是彭浦夜市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做得最早、生意最火。
图说:巧玲怀念夜市的气氛和缘分。
图说:穿上专门制作的围裙,晚上的生意开始了。
有人为吃一只炸鸡腿,甘愿等待6小时;有人拿着美食书,特地从台湾找来……时至今日,提起彭浦夜市,有一个名字还被食客和同行频繁提及——巧玲。
在闻喜路,曾经彭浦夜市的“美食中心”,巧玲炸鸡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做得最早、生意最火,甚至“彭浦第一炸”的名号也由她而起。
如今,彭浦地区再难觅巧玲忙里忙外炸鸡的身影。离开了彭浦,她的店里再没有“第一炸”的牌子。
不变的是,很多老顾客一进店还是先找巧玲,“巧玲,巧玲”,叫得亲热。而巧玲也说,“炸鸡腿哪里都能吃到,他们来这里,吃的是一份感情”。
图说:巧玲现在不常来店里,但每天还是花几个小时腌制并串好鸡腿、鸡翅等主打产品。
图说:巧玲炸鸡最有名的就是炸鸡腿。
30年街边小摊变身人气美食排队堪比世博会
经历了夜市取缔、门面拆迁整治,巧玲和她的店都已悄然离开了彭浦。记者辗转找到位于共康路三泉路的“巧玲炸鸡”时,只有伙计看店,见到巧玲,已经是几天后了。
“我现在岁数大了,退居二线了。”巧玲今年57岁,声音很温和。她现在不常来店里,但有一件事是仍坚持亲自把关和动手——每天早上花几个小时,腌制并串好鸡腿、鸡翅等主打产品。这是20多年保持下来的传统。“品质一定要保证。”巧玲认真地说。
巧玲从小就住在彭浦新村。1988年,她在闻喜路老电影院附近摆起了小摊头,最初卖的是牛肉串。很多老顾客、“忠粉”正是当年放了学就跑来吃牛肉串的学生一族。
20年多前肯德基进入中国,申城街头开始流行炸鸡这类小吃,当时彭浦还没人做。“别人都说彭浦新村层次低,我说我不相信,层次是要靠人带的。”看准商机,巧玲和丈夫开始推车出摊做炸鸡腿、炸鸡翅的生意。
起初他们出摊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巧玲炸鸡还是火了。经常摊头还没出,顾客就已经排队了。
很多人都说巧玲炸鸡的秘诀在巧玲丈夫调制的酱料,可没过几年丈夫不幸去世。
一个人推车出摊太难应付,巧玲便在一家小饭店门前栖身。后来生意越来越好,她又单独租下了门面,雇了帮手。
巧玲尤记得世博年生意特别火爆,她用“做疯了”来形容,“排队真的跟世博会一样的时间,我跟顾客讲,‘付好钱回去洗个澡,睡一觉再来’。”
图说:老照片记录了曾经的小摊头和摊头前排队的热闹场景。
图说:搬到共康路上,巧玲在门口整理店面。
生意不易做却坚持不做外卖“顾客吃一份感情”
巧玲的店如今开在宝山与静安交界的共康路上,搬到此处有三四年了。共康路两侧商铺一半以上做餐饮,巧玲的店面很不起眼,坏了的店招灯箱也还没来得及修。路过的行人或许很难想象出老板曾经的夜市辉煌,唯有店招上一行小字“巧玲,始于1988”才道出店家的“资历”。
晚上7点多,店里食客三三两两,来来去去,始终没有把五六张桌子坐满过。“现在说不清楚什么时候来客人。”听到伙计对记者这样说,巧玲在一旁搭腔,“夜市那会儿,很多人下了班就直奔来了。”
有同行认为巧玲的店位置偏,影响生意。“其实这里还好啦。想一下子像过去生意那样好,不可能的。”在巧玲看来,不管搬到哪里,新的地方总要慢慢适应,再加上这几年吃的东西多了,想把生意做好更难了。即便生意难做,她还是不愿意做外卖平台生意,“油炸食品,盖子一闷就回油,口感不好了”。
“很多人大老远来,吃的就是一份感情。”巧玲说,正因为有很多老顾客在,“没办法停”。
说起跟顾客的情分,巧玲总是最开心的。“我老早摆马路摊,前面放个垃圾桶,顾客吃完都很自觉放进去,如果丢在马路上,城管要找我了。”记得住顾客对她的体谅,她对顾客也尤其上心,喜欢观察客人,跟客人聊天,“顾客点了两样,一样吃一样不吃,我就要问问‘侬觉得味道哪能’,该改进的地方要改进”。
甚至连“彭浦第一炸”的名字,都源自顾客的一份心意。有位老顾客推荐朋友来吃鸡腿,结果朋友找不到地方,老顾客正好是开广告公司的,便自作主张做了一块广告牌送来,上面写的正是“彭浦第一炸”。广告牌当时被放在醒目的闻喜路共和新路路口。
后来夜市很多油炸食品的摊位都会用“彭浦第一炸”的名头,多的时候有30余家。现在申城街头也依然如此,反而巧玲不再用了。说起这个,她没有不悦之色,反而笑着说“大家用好了,我‘巧玲’大家都还记得”。
做了三十年,巧玲叫了这么多年,大家却很少知道她姓张。而这并不妨碍她与顾客的一份情,到现在还时常有老顾客打电话给她,聊聊家常。“很多人在我这边从小吃到大的,小时候管我叫‘巧玲阿姨’,工作了就叫‘巧玲阿姐’,年轻点,后来太熟悉了,就直接‘巧玲,巧玲’地叫了。”听顾客们叫得亲热,巧玲也感到开心。
图说:坐在店里,巧玲与记者聊起过往。
图说:记者采访这天,恰巧遇到一位也曾在彭浦夜市做美食的摊主。这也是离开彭浦之后,他与巧玲首次再碰到。
再谈夜市“那些年”:先有口碑,也有人和人的缘分
采访中,巧玲总说自己老了,脑子不好,很多眼前的事情不记得了,可过去的一幕幕总是在脑海里闪现。“我那时做得真的蛮辛苦的,摆马路摊,街道、城管都要管。”她坦言,那时真的想不通,“我做得保质保量,凭什么不给我卖。”
现在,巧玲对一切都释然了。女儿长大了,跟夜市里年龄相仿的小姐妹在运城路开了家店,做的还是夜市美食。虽然店名沿用了“巧玲”,但管理上巧玲是放手的,连店里的菜单她也没仔细看过,“年轻人的东西,他们自己搞吧”。
巧玲说,当年夜市摆在马路中间确实不像样,如果上海再组织有规模的夜市,必须提前规划好。
“夜市的人气,要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地滚大,夜市的口碑也是一点点传出去的。”在她看来,夜市能否做好,靠的还是品质,“一个人吃好了,他们再去告诉别人”。而这正是当年彭浦夜市红火起来的过程。
“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都是在夜市里发生的。”采访即将结束,巧玲又打开了话匣子,“有人家拆迁搬出去很多年没碰到了,有一天竟然在我的店里碰到了,都是来吃炸鸡腿的。还有很多同事、朋友到这边来聚会、碰头,看到他们开心,我也很开心。”
“这就是夜市,是人与人的缘分吧!”巧玲微笑中带着回味。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