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元化争议解决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市商务委积极推进本市国际化商事争议解决平台建设,除在国内率先引进境外知名商事争议解决机构外,还不断加强对本市争议解决机构的支持和培育,使商事争议解决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法治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市商务委实地走访了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进一步调研本市推进多元化商事争议解决环境发展的需求和建议。
据了解,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作为我国第一家专门以社会组织形式专门从事商事调解的机构,成立7年来,逐步走出了一条社会性法律服务的市场化运营之路。然而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中心还面临几方面的挑战,主要包括:一是案件来源较为单一,社会认受度还有待提升,与仲裁等争议解决方式相比,商事调解在国内的社会知晓度与认可度还比较低,目前该中心主要案源来自于与本市法院系统建立的诉调对接机制,案件数量较多、调解费用较低,而基于商业合同直接产生的调解案件数量较少,离真正的市场化运作还有较大距离。二是分支机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中心成立以来已先后在 香港 设立了首个境外分中心,并在嘉善和上海船东行业协会设立了2个分中心,然而这些机构的运营和管理尚未有效跟进,挂牌以后的作用尚不明显。三是深层次国际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近年来,该中心通过与 美国 司法仲裁与调解中心(JAMS)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发起沪港商事调解论坛等方式不断拓宽国际化合作渠道,并与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等国有关部门进行法律服务接洽,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上述合作平台,发挥商事调解对企业贸易投资活动的保障作用还缺乏有效载体。
针对上述问题,市商务委研究提出中心应继续围绕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探索提升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的切入点,推动本市商事调解法律服务跨越式发展。一是积极参与商事法律公共服务活动,继续探索以调解日、模拟调解庭等多种形式,整合有关法律学术和实务部门资源,为本市企业提供贸易投资领域公共法律服务,并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商事调解认受度。二是发挥沪港合作先导作用,鼓励中心在沪港商事调解领域的合作交流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本市多元化争议解决环境发展,支持中心继续办好沪港商事调解论坛,并建议将推进香港分中心机制化运作纳入新一轮沪港合作方案。三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共同研究在现有国际合作平台基础上,加强与沿线国家相关法律部门接洽,形成机制化合作载体,为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利益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