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件标本"安家"新自博馆 力争年内开门迎客

08.09.2014  11:05

  对于上海科技馆标本制作师单鹍来说,今年的中秋节注定与休息无缘。“朝七晚十”的工作节奏,为的是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标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的观众面前。

  据上海自然博物馆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助理万红介绍,新自博馆已基本完成内部装修,中秋小长假,一支超过百人的布展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搬运和布置标本。经过前后2个多月的努力,已有2000多件标本顺利“安家”,约占总量的20%。

  “最难”展示厅已完成布展

  “生命长河”是新自博馆第一个完成布展的展厅。厅内聚集了200多件古今中外的明星动物标本同台“对话”,其中不乏像阿根廷龙、马门溪龙这样身长22米、高9米的“大家伙”。这里也是一个立体的展示舞台:蓝鲸、鲨鱼等悬吊在空中,山羊站立在悬崖峭壁上,猛犸象、巨犀、狮子、老虎错落有致地盘踞在各自的领地。

  单鹍说,为了让观众一入馆就“入戏”,这个空间在前期背景设计上动足了脑筋,连石头纹理都力求与动物的生存时间、分布地点一致。布展完成后,馆方将邀请专家亲临现场挑刺,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忠实于科学。“可以说,这里是整个新自博馆最难布置的展厅。”万红说,目前,“生命长河”和“起源之谜”展厅已基本完成布展。

  一个展柜需要6批专业人员

  与“生命长河”等展厅的形式不同,“演化之道”展厅是通过展台、展柜的方式,集中展示从地球上出现单细胞生命之后到人类诞生这段漫长历史岁月中的各类生物。这里既有小如指甲盖的三叶虫,又有恐龙和古兽化石。单鹍负责的仍然是“老本行”——摆放标本。作为标本制作师,他深知动物怎样的姿态最有张力,但要布置出一个专业水准的展柜,单凭标本制作师还远远不够。

  万红告诉记者,一个展柜需要有结构设计、内装饰、灯光等6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专业人员。这几天,新自博馆建设者们加班加点,协调50多个参建单位,把班次精确到了半天,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让上千个展柜迅速“出炉”。

  地下室“积露”影响工期

  自从老自博馆5月闭关以来,全上海都在热切期盼着新自博馆能够早日开放。然而,多雨的夏天却拖慢了开馆的脚步。

  万红说,由于新自博馆大部分场馆都建在地下,对空气的湿度异常敏感。今年夏天,上海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高,室内外温差又容易造成墙壁“出汗”。这些小水珠令建设方分外苦恼,有些区域即使已经完成了内部装修,本着质量至上的原则,必须重新返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工期。目前,新自博馆正快马加鞭进行场馆布置,力争年内开门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