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亷教授应邀做客外国语学院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图]

29.09.2016  17:42

2016年9月27日,外国语学院马丁适用语言学研究中心特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黄忠亷教授在外语楼214会议室做了题为《译学研究如何一剑封喉?》的讲座。  

剑行天下,一剑封喉”,剑客的最高境界,要求快、准、狠,学问追求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那么何为译学研究之“”?如何锁定译学研究之“”?如何定位译学研究之“”?何为“”之实?黄教授围绕这四个环环相扣的问题,站在理论的高度进行了独到的讲解。  

所谓译学研究之“”即译学研究之根本——翻译,主张“任你古今中外风,咬住‘译’字不放松”,译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何为翻译”,“为何翻译”和“如何翻译”等,“是何”决定了“为何”,才可以找到有价值的选题。锁定译学之“”(翻译)的定义方法有三种,即绑式定义法、缠式定义法和捆式定义法。翻译在译学中的定位,用翻译纵横坐标图,形象地显示了翻译在整个坐标中的位置,认为符际文化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方式之一,在纵轴的最顶端,翻译学科是符际文化交流依据之一、翻译学是翻译学科之本、翻译是翻译学之本、译是翻译之本、易是译之本、变化是易之本。在横轴上,翻译作为一种行为,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译中又包括理解、变化和表达。所谓变化,即变通转化,这是整个翻译坐标之轴心,是翻译学研究的焦点。“变(通)(转)化”涉及七大要素,即主体、客体、动作、工具、目的、结果和类属。黄教授仅仅围绕翻译定位坐标轴进行了细微讲解,既是一种翻译理论,又是一种研究的方法论。所谓“”之实,重点介绍了“翻译”义素与种差综合表,进而强调了翻译的概念内涵,即“翻译是人或/和及其将甲符文化变化为乙符,以求信息量相似的职能活动和符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