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校友会在纽约成立
纽约当地时间11月7日晚,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校友会成立仪式在曼哈顿中城举行。
(上外新闻网讯)经过一年多的计划与筹备,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校友会(SISU America)于2014年11月7日在纽约正式成立。来自美国各地的逾百位校友出席了成立大会。
大会在纽约上东区创办于1926年的著名文化机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举行。当晚来自上海母校的到场嘉宾包括校长曹德明、上外校友会秘书长孟庆和、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张红玲、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戴惠萍。同时也有多位上外美国校友会荣誉顾问出席,包括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会长黄亚村女士、华美人文学会主席暨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博士、清华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会长仰文奎、新华社北美总分社副社长周效政(上外校友)。(另有两位荣誉顾问——联合国资深译员陈峰先生和上外1991届校友、中金美国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岚岚女士因在国内而未能出席。)
大会伊始,由著名媒体人曹景行先生率领、来美采访美国中期选举的上外双语新闻报道团20多位团员为现场校友表演了精彩的音乐合唱。随后,校长曹德明为大家介绍了学校在新时期的国际化战略,指出学校正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全球化舞台。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会长黄亚村女士也为上外美国校友会的成立致贺词。随后,上外美国校友会首任会长、1976届英语校友谢家叶博士致辞欢迎校长曹德明一行,并感谢大家对美国校友会的成立所予以的支持。当晚大会由美国校友会筹备负责人、上外1998届英语系校友管黎明(美国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
大会的正式议程之后,与会校友们各自做了自我介绍。他们毕业自不同年份(从60年代至2014年)、不同专业,如今从事金融、法律、教育、翻译、媒体、工程设计乃至餐饮等各个不同行业。
时值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上外美国校友会成立后将致力于美国乃至加拿大上外校友之间的交流,为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就业领域的校友们构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并协助新近来美的年轻校友们在北美立足与发展。目前上外在美国的校友大约有2000人左右,这其中也包括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校友,他们如今任职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各类政府及金融、教育机构。
(校友会)
异乡有家:上海外国语大学美国校友会成立侧记
我们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赴美报道团的成员,有幸来到了现场,见到了将近70名在美发展的校友。他们有的在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继续读书深造,有的在联合国担任翻译员,有的年纪轻轻已是大学教授……
前辈们的成就就像是一个个标杆,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不断前进,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松江大学城的生活安静、琐碎,每天在小班教室里上课、在文汇路小店里吃饭、看书,日子也就这样如流水般划过指尖不着痕迹。有时,我们甚至会安逸于这小生态而忘记那最初蓬勃的梦想。
纽约,这个世界之都、不夜之城,人来人往,不知疲倦。街上的人们匆匆说着“借过”,眼不斜视,疾步前行。那些高耸的大楼里有着一个个关于成功的故事、那些闪耀的霓虹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但我们还未曾想过,这些动人的故事可有我们这群新鲜“上外人”的参与。
上外人有着强有力的语言优势,应具有国际视野。校友会上老校友的经历让我们这些初生之犊看到了“上外人”该有的信心与风采。他们走出去和世界的人说话,风度翩翩、沉着自若。他们的自我介绍虽然简短,却悄然丰满了我们的羽翼,寄予我们展开翅膀开始飞翔的勇气。
上外双语新闻报道团在美国校友会成立仪式上合影
当然,我们很容易看到前人头上的光环,它们光彩耀眼、令人羡慕。但我想,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默默无闻、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曾经。
语言障碍、文化差异、激烈竞争,都是身在美国的校友们一定会面对并必须要克服的问题。身在异国他乡,没有众多亲人、朋友的陪伴,靠自己打拼、探索,是难上加难。
而上外校友会就好像是他们在美国的家,一个可以找到曾经、怀念过去、重拾力量的地方。
上外法语系校友、现居长岛的沈佩君,拿着她30年前在上外校门口拍摄的照片激动地与我们说:“我太怀念那个时候了!所以这次我一定要过来看看!”现场也还有其他校友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终于找到组织了!”
就像强壮的马需要驿站来休息,在外漂泊的、奋力打拼的校友也需要一个港湾来倾诉和玩笑。休息好了再上路,才能越战越勇。
相信多年以后,我们之中也会继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像前人一样,鼓起勇气走出国门,在异乡独自生活。疲惫的时候,回家看看,便又能量满满重新上路。(文 / 上外全球重大事件双语新闻报道团 洪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