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与时代大势相融”解“梦想的忐忑” ——记复旦大学2017届毕业生的最后一堂思政课
又到栀子花开时节,青年人该带着怎样的家国情怀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这个时代,又需要怎样的担当与热血?昨天下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为2017届毕业生上了最后一堂思政课。
“这些天,我在校园里经常与穿着学士服的同学们不期而遇,看着他们兴高采烈,我的心里也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一上课,焦扬以学姐的身份祝贺在座的学生们即将顺利毕业。
“哪位同学来说说,你觉得复旦人的气质是什么?”台上第一个问题提出。安静几秒后,年轻的声音争相回答:自信、博学、独立、低调、担当……“很棒,真的很棒。”在焦扬看来,这些气质都深深融入复旦人的血液,刻印在心上。这种精神气质,是最能感染人和打动人的,而学校的软实力,也正是通过每一位学生的气质得以显现。
焦扬也从一个个小故事中,娓娓道来她所认同的气质——复旦人始终坚守的家国情怀。创校之初,马相伯老校长与当时130位学生签名脱离教会控制的震旦大学,创立复旦;2017届公共卫生学院毕业生,新疆学生热依汗古丽·买买提渴望回到西部、服务西部,她说:“知识确实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我不回去,谁来改变西部的命运?”……至今,复旦学生中,每年参与志愿服务超过2000人次,申请服务基层的选调生,人数年年增长。
始终坚守追求卓越,始终洋溢人文气息……关于复旦的气质,还可以列出很多很多,焦扬话锋一转,“但气质从来不是孤立的,大学的气质,历来是在时代中磨砺的,是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她提出期待,希望青年的个人梦与家国梦,与这个时代的大势相融。
年轻人在这大时代中如何自处?“国家的发展,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自信,让我们的学生自信满满地走向新的岗位,”焦扬说,“但在这个大时代中,青年们还不能马放南山、高枕无忧,机遇与挑战同在,复旦人能做的,是把奋斗的责任扛在肩上、举在手上。”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青年总有忐忑。提问环节,一位法学院硕士毕业生的问题引起不少共鸣。“我还是会担心,不知道怎样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新角色、新岗位所处的社会环境,担心自己的理想抱负没有施展的空间……”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挫折感、失败感,这种感觉是正常的,”焦扬这样回答,“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不忘初心,宽容大度,放低身段,摆平心态,不妨把这些经历作为人生的阅历,把种种不如意作为人生的积累和财富
“希望大家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心态归零。”她讲到复旦的老教授蔡祖泉,当时他已是全国电光源领域的顶级教授,依然会去车间参与灯具制作。他的弟子不解。蔡祖泉回答:“不经常到灯光车间流流汗,怎么感受到工人同志的需求和他们的甘苦?一棵树,要扎根大地,才可以生长得更好,我不能使自己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