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药学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砥砺推进学院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并在健康中国部分提出了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取消以药养医的重大决策。近期,复旦大学药学院的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党员们也纷纷表示要学习好、宣传好和贯彻好十九大及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岗位,突出工作重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为了更好地贯彻十九大精神、遵循十九大报告中的思想引领学科建设,复旦大学药学院现已规划并预出台包括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服务社会在内的多项工作,砥砺推进学院发展。
强强联合培育英才,打造格局引领航程
“复旦-中科药学菁英班”项目是复旦大学药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深入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强强联合,整合双方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科教相长,理实结合,以培养药学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突破和探索。每届规模10人左右,通过宣讲、报名申请以及学业与面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由双方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从大二学生中选拔。菁英班配备一流双导师,开设特色课程(药学前沿专题,科技文献阅读课程,小班化专业研讨课,一对一技能培训和科研创新项目),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创新管理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建导师团队和建立评价和激励办法)。目前,首期“复旦—中科药学卓越人才培养试验班”选拔面试已经于2017年11月16日完成,共有10名同学入选。
在培育本科生英才之外,深化高层次临床人才培养也成为复旦大学药学院的关注重点。随着我国医药改革的断深入,人民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用药的需求不断提高,加快高层次临床药学人才培养迫在眉睫。2016年6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在药学院调研时便提出了设立Pharm.D.的想法;2017年1月11日,农工民主党中央根据复旦大学提出的书面建议和刘延东副总理的相关批示精神,在京召开“推进设立临床药学博士专业学位工作”专题座谈会,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在会上做了专题汇报。会议形成广泛共识,拟在复旦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开展高层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
2017年10月和11月,复旦大学药学院承办和参加了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疆医科大学和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为临床药学专业博士学位人才培养改革方案的制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方协作创立基金,创新驱动走向国际
为了促进原创研究成果的不断产生,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2016年6月8日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便是设立“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战略合作自主创新课题融合基金”。
经双方多次交流磋商,决定在2017年度设置“面向新药创制需求的基础研究”、“药物研发新方法和新技术”和“针对重大疾病新药创制的应用研究”三类项目。项目部署按照“顶层设计、广泛征集”的原则,采取“公开征集、自由申请、择优支持”的方式组织实施。遴选项目原则为符合复旦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方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实现“四个率先”的行动纲领,有利于践行“科教相长、协同育人”的理念和创造多赢成果。首批项目的申报评审业已完成,10项申报获得资助,其中一半来自药学院以外的院系,充分体现了资源共享、开放创新与协同发展的初衷。
2017年9月8日,复旦大学药学院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自主研究课题融合基金启动仪式在闵行医院举行。双方希望以科研融合基金为契机,进一步夯实药学院与中山医院闵行分院的全面合作,实现医教研的联动发展。
2017年10月26日,上海市浦东医院质量大会暨第七届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东海论坛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行政楼召开。复旦大学药学院与附属浦东医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作为会议的重要环节,在复旦大学桂永浩常务副校长、浦东新区李国华副区长、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王明伟院长与余波院长分别代表本单位签署了协议书,由此拉开两院医教研全面合作的序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这意味着“健康中国”从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已经上升到国家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因此,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标准和产出的专业性研究机构将支撑我国新药创制事业的源头创新、持续创新和循环创新,完成从起跑、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飞跃。
因此,复旦大学药学院计划建设新药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心将立足上海、聚焦国家目标,面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需求,秉持“源头创新、持续创新和循环创新”核心特色,针对我国新药研究的短板,依托复旦大学,联手全上海,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灵魂,以体制创新为保障,以法律、商务、智库和监管等软科学为支撑,打破“基础研究-新药创制-成果转化”三大环节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成为开放式新药创制资源、技术与转化平台。
新药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将从药物发现的内在规律出发,遵循“健康中国2030律战略,面向人民健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聚焦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老年病等,通过不断创新和系统集成,建立“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临床研究-转移转化”四位一体的新药研发创新链,由此发挥引领、带动和辐射效应,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性成长。在“资源共享、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逐步成为药物源头创新、持续创新和循环创新的国之重器。
与时俱进争创一流,联动发展实现突破
在建设新药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之外,复旦大学药学院还以做强中丹药事监管科学中心、创立生物技术药物系和夯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中心为依托,实现学科建设的大突破和大发展。
具体而言,中丹药事监管科学中心将完成监管科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以多种形式培养师资并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开展中外比较药事监管科学课题研究,在政策和监管两个层面为我国的新药创制提供科学支持。生物技术药物系的将关注蛋白质工程和抗体工程技术平台建设,布局生物技术药物的源头创新及质量研究。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药学中心的发展将支撑高层次临床药学专业人才(Pharm. D.)培养试点、临床药学研究(包括新药临床试验)以及临床药学实践,力求通过上述新兴学科的发展,推进复旦大学药学院的双一流建设。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服务产学研用需求
提高学生理论实践能力和社会需求适应能力始终是复旦大学药学院的重点培养目标。除了与复旦大学多个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的附属医院和市食药监局直属单位共建专业实习基地外,药学院 自2016年起,与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主要涉及药品的生产和管理方面。
与此同时,药学院为本科二年级以上的同学提供课余见习机会,多家跨国公司如诺华、罗氏、安捷伦和珀金埃尔默都参与其中。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一年多的运行已经初见成效,成为张江“中国药谷”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17年11月6日,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共青团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委员会的代表到访张江校区,与学院的党务工作人员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加强校企党组织合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搭建校企党建合作交流平台达成了初步共识。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校企合作,复旦大学药学院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推进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建设。2017年11月6日,复旦大学校长办公会议批准药学院建立复旦-奥赛康药业联合研究中心和复旦-道初精准药物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这两个研究中心计划在三年内投入建设经费3000万元,旨在加快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服务多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