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紧抓本科生培养质量不放松—— 创新潜力股在“散养”中冒尖
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散养式”培养拔尖人才到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和教学绩效考核办法,复旦大学努力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构建起“金字塔式”教学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永恒命题。近年来,复旦大学紧抓本科人才培养不放松,创造氛围,让学生参加讨论班、走进实验室,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安心为本科生上课,形成既注重“创新潜力股”学生冒尖、又惠及全体本科生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用“散养”模式培养“未来科学家”
对拔尖学生“圈养”还是“散养”?复旦选择了后者,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自主开展学术讨论和研究。
“散养”的特点在于不把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单独编为行政班,拔尖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并没有清晰的界限,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接受更高层次的培养。其形式主要为讨论班和跟导师到实验室做实验。当学生对讨论研究失去兴趣或感觉无力承受深化培养的压力时,完全可以退出,按照正常的节奏完成学业。
数学学院每学期开设的讨论班超过20个,覆盖本学院教师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这些讨论班可自由报名,每周开展活动,学有余力、对数学真正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学院副教授姚一隽告诉记者,三分之一的本科生至少参加一个讨论班,“创新潜力股”学生有了“开小灶”的机会,学生整体的数学素养也水涨船高。
与数学学科开展讨论班有所不同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吸引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接受一流导师的系统指导,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2011年暑假,化学系大二学生达佩玫经申请加入郑耿锋教授的课题组,两个月后即提出开展半导体材料合成方面的研究设想,获得导师支持。大三时她的研究成果就在国际纳米领域顶级期刊《纳米快报》上发表。现在,达佩玫已在读博士学位,课题方向正是来自本科阶段进实验室撞出的火花。
浓厚的学术讨论研究氛围为拔尖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条件,5年来,复旦大学培养了两届逾200名“未来科学家”,成为一支富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新生力量。
“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在2012年推行职务聘任的科研成果代表作的基础上,今年初,复旦大学把“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
青年教师吴燕华最近心情很舒畅,因为她的副教授提名获得复旦大学学术评议专家组高票通过,成为该校首个以代表性教学成果晋升高级职称的案例。
吴燕华的工作重心是教学,为本科生讲授遗传学等课程,工作刚满3年就被评为复旦大学本(专)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她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等支持,科研表现能达到晋升的基本要求。然而,她以科研成果参评副教授时,却因为缺少“临门一脚”而遗憾落选。
转机出现在2014年。吴燕华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表现优异。这项竞赛以“上好一门课”为理念,现场抽签确定教学阶段,准备20分钟即兴开讲。吴燕华以厚实的积累、娴熟的技巧夺得理科组一等奖。此时,生命科学学院试行将“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吴燕华以此项教学成果为主体申报内容,辅以科研成果,赢得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学校学术评议专家组的认可。
在复旦“代表性教学成果”职称评价体系中,教师编写教材、撰写教学论文、获得教学奖项等都是受到认可的成果。在教学和科研都达标的情况下,教师可自主选择以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参评职称晋升。
教学质量所占教学绩效比重超40%
职称晋升和绩效收入都堪称引导教师精力分配的“指挥棒”。复旦大学一方面推行“代表性教学成果”纳入职称评价,另一方面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向教学倾斜。自2013年起,复旦实施绩效工资,其中教学绩效占三分之二,科研绩效占三分之一,从而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复旦大学制定实施以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教学绩效考核方案。把教学绩效打包到院系,在考核院系基本工作量、确保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基础上,注重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把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投入、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管理等作为“增分减分”指标。院系综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量情况、教学效果等因素,确保绩效二次分配遵循“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统筹兼顾”的原则。
就教学质量而言,要素包括本院系教授上课比例、学生评教情况、同行评价情况等。复旦大学逐步提高培养质量在教学绩效中的比重,以往为数量占80%、质量占20%,2015年教学质量所占比重将增加到40%以上。
复旦校长许宁生说:“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从‘散养式’培养拔尖人才到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和教学绩效考核办法,复旦大学努力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构建起‘金字塔式’教学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