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教授吴立德:为学为师五十年
1955年考进复旦大学,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数学系,1975年协助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7年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延聘退休,2016年结束授课长达十年的专题讨论班,对于今年80岁的吴立德教授来说,他的退休生活才刚刚开始。
十年退休过渡期
从复旦邯郸校区步行十分钟左右,来到一幢掩映在花草林木间的小楼,四楼的三居室被女主人打理地温馨、明亮,书房里塞得满当当的大书架,以及小茶几上摊开的报纸,都使这间小屋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吴立德教授和爱人吴霭成教授就住在这里。
吴立德教授在书房翻阅书籍
吴立德教授生于1937年,江苏宜兴人,1955年考进复旦,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并留校任教,在校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计算机软件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1988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1990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和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当代人物卷》等名录中,吴立德教授均以学者身份名列其中。
“学者身份”在吴立德教授退休之后也从未改变。2007年从计算机系退休之后,吴立德教授开设了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专题讨论班,每周固定一天下午去张江校区为学生讲课。“这个也是有点爱好嘛,这几十年一直就在搞业务,我也还是喜欢研究这个。”在被问及为什么退休后还选择给学生讲课时,吴立德教授半开玩笑地说:“像我们同代的人,本来挺忙的一下子退休没事做了,反而生病了,所以你得过渡下来,慢慢慢慢缓下来比较好。”
吴立德教授给自己的过渡期长达十年。在这“慢慢慢慢缓下来”的十年里,吴立德教授仍然严格坚持退休前的作息:早晨6点起床,6点半或者7点左右到附近的操场上锻炼半小时,然后回家吃饭;上午看看时政新闻,在微信的几个群里交流交流,中午休息,下午会用一整段的时间来备课,准备专题讨论班的上课资料。上专题讨论班的那天,吴立德教授会早早从家里出发,乘坐12:30那趟从复旦邯郸校区到张江校区的校车。书架上厚厚一沓用牛皮纸仔细分类装好的备课材料,就是他在这退休十年间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我讲课其实自己是要写一遍的,是要背下来的。”吴立德教授笑盈盈地说:“退休嘛就是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做讨论班的事情,另外就是出去玩、旅游,全世界各地过去转转,我跑了大概有四十多个国家,都是和爱人一起去的。”
吴立德教授和爱人吴霭成教授
在学生眼里,退休后的吴立德教授“实际上都没有真正休过”。“他一直工作到70周岁,之后也一直保持研究活跃的状态。”他的学生、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黄萱菁说道:“但他也会有一些烦恼,比如说视力越来越差了,看书的话感觉也比较模糊了,但是他自己的理想是想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同为其学生的副教授周雅倩说:“老师非常注重健康,他和师母每天都要锻炼身体,然后是自己继续在学习、在研究,对他来说工作的时候他是乐在其中的。”
吴立德教授为专题讨论班备课的资料
手写粉笔字的专题讨论班
对计算机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吴立德教授的专题讨论班”是一块享誉在外的业界招牌。在中国大学公开课网站里,吴立德教授的“深度学习”课程视频总点击量达到九千余次,网站论坛里还流传着网友悉心整理的听课笔记。而在实际上课时,也常有张江高科的计算机行业从业者慕名而来旁听,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老师们也节节不落地和本科生、研究生坐在一起听课。
专题讨论班最开始是数学系的做法。1931年苏步青和陈建功在浙江大学开创数学讨论班,意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严格”“坚持”是讨论班的特点,讨论班的学生常常被要求阅读原典文献、研究前沿问题,并且每个人都要做课堂汇报。本科就读于数学系的吴立德师承苏步青、陈建功,在转入计算机系任教后也将专题讨论班的形式继承下来,面向研究生及少数本科生授课。
吴立德教授十年备课期间手写的推演笔记
退休后吴立德教授应自然语言处理团队的学生邀请,继续他任教期间专题讨论班的形式,讲授“深度学习”“数值优化”等课程。黄萱菁教授说:“他退休之后基本上都是我们列书单,请他来讲。我们搞计算机的有一个问题是数学功底不够深,但数学在计算机里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经常请他给我们介绍数学方法。其实有点像我们点了菜,然后吴老师就做这道菜给我们。”
领了“菜单”的吴立德教授为做好这桌学术盛宴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除了备课时要预先推演一遍、熟背下来之外,面对台下数学背景并不强的计算机系学生,他用了最“笨”的方法:拿粉笔一笔一划地将推演过程写在黑板上。“现在好多教授上课都用PPT嘛,一沓一沓打上去,但是牵涉到一些数学上的东西,你一张纸头打上去,其实不是很好理解的。如果你板书的话,就一步步推导下来,一步步有个过程,会很清楚的。”对吴立德教授来说,这样一笔一划板书的教课方式他已经坚持了数十年,往往一节课会写满整整四块黑板。
吴立德教授在专题讨论班上课
而对台下听课的学生来说,吴立德教授的黑板板书的确是印象深刻的细节。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傅金兰感叹:“吴老师讲课从来不用看教材,都是脱稿讲,现在老师都是拿PPT讲课的,吴老师从来不用PPT讲课。”“吴老师的LDA(主题模型)是讲的非常精彩的,比一般的教材讲的要深,而且他每一步都有数学上的推导,你在一般的论文里是看不到这些细节的。”博士生彭敏龙回忆:“吴老师讲课很细,他喜欢追本溯源,讲的每一个点他都会往前推,他会告诉你以前那些定义、那些公式是怎么推出来的。”研究生陈宇轩补充说道:“他在讲一些模型的时候,首先会把数学的东西给铺垫出来,因为台下的听众大部分都是学计算机的嘛,并没有太深厚的数学知识,所以吴老师每次都首先讲基础知识,所以即便没有太深厚的数学知识你也能听得懂。”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吴立德教授非常关注前沿课题,他会讲到时下最热门的深度学习,退休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研究学习及备课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邱锡鹏说:“吴老师对前沿的东西理解得很透彻,他讲课,大家都反映说讲的很清楚,这就是功底很深厚,你只有理解得很深了,你才能把前沿的东西讲出来。”也正是这份严谨、认真、深刻,吴教授的课程才会如此受追捧,为了将吴教授授课的内容完整保存下来,计算机学院还特意聘请专人录制视频,并放在网络公开课平台。
老一辈学术人的楷模
吴立德教授自1958年毕业之后便一直留校任教,是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门下桃李三千,现在的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许多教师都曾师从吴立德教授。
黄萱菁教授是计算机学院自然语言处理团队的带头人,在回忆恩师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时,她说:“他是言传身教的,相当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是一个为人非常严格、严谨的人,而且他的理论功底非常之深厚,看问题的视角很深刻。就比如他从美国回来就开始做计算机视觉的研究,那是80、90年代的事情,但是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在近几年才开始火起来,所以可以看出他极强的学术前瞻性。”
学术创新能力是吴立德教授对青年学生的期望,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据学生回忆,在教授专题讨论班时,吴立德教授时常强调一个观点:搞计算机的一定要把数学基础打扎实。吴立德教授表示:“如果你是想要一点创新,你没有一定数学基础是很难的,你会编程,那当然也可以,但是你真正要想有些新的东西出来,没有数学是不行的。”
吴立德教授实验室的博士生彭敏龙十分认同这一观点:“我也觉得数学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因为数学好不好其实决定了你做研究的深度,如果你没有数学知识的话,你可能就是跟着主流的一些方法在技术上去增加一些东西,但是实际上你是提不出一些新的模型的,就没办法进行系统的创新。”研究生王嘉雯说:“吴老师是真的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他在晚年的时候还能一直做学术研究,还在一直学新的东西,年轻一辈的教授们可能都没有他那么有激情,我觉得吴老师真的很能吃苦,也真的很热爱这个事业。”
吴立德教授的专题讨论班录制视频最开始在网上传播时,原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副主席何万青曾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配文感慨道:“这真是老一辈学术人的楷模!”
在专题讨论班之外,退休之后的吴立德教授还积极参加计算机学院的各项党组织活动。在2017年5月23日的一次党课上,他向在座的师生党员分享了自己对“为人、为学、为师”的理解:“为人需要把本职工作做好,与人相处坦诚;为学需要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巩固并系统化学过的知识;为师即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学生指引方向,给学生较好的环境,在具体问题上和学生讨论并给予指点。”
吴立德教授在以色列加利利湖上与船长一起升中国国旗
学者风骨的吴教授的确一直从“为人、为学、为师”这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而在学术研究之外,他和爱人吴霭成风雨同舟五十二年的“世纪爱情”也让学生敬佩不已。据当时在场听讲座的计算机学院教授路红回忆,吴师母曾说“世界上真爱永存”,这份对爱情的坚守让她大为感动。“其实吴老师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和吴师母两个80岁的老人走路还可以手拉手。”计算机技术的研究生赵露君补充道:“我们毕业生聚餐的时候,从老师的神态和表情,感觉他们还可以再恩爱好多好多年,这真的太难得了!”
2007年退休至今,现已80岁高龄的吴立德教授在这十年里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高要求,“闲不住”的他仍然兢兢业业于一方三尺讲坛之上,用粉笔一笔一划地将知识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身体力行地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一个榜样,成为学生们心中永远的“老一辈学术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