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基因组携手中药库 复旦大学团队进入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决赛
近日,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公布了决赛名单,《利用全基因功能分析技术和传统中草药资源建立超级细菌新对策》项目顺利晋级全国总决赛。项目参赛学生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钟雨婷、何佳妮,以及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的谢中艺,指导老师为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陈力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孙桂芹。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更广谱、作用更强的抗生素研发速度跟不上耐药菌株形成的速度,导致细菌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研究表明,多粘菌素作为一种对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杀伤作用的药物,治疗常见多耐药细菌感染,是目前仅有的选择。然而,中美研究人员相继发现了感染了携带多粘菌素耐药基因的超级细菌,这可能侧面反映了耐药基因,特别是“最后一道防线”的多粘菌素耐药基因,很有可能正在人们注意之外的地方传播。超级细菌对人类社会将是一个巨大隐患,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是当下的研究重点。
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结合。项目队长钟雨婷介绍说,本项目的切入点是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m菌)。项目指导老师陈力课题组从2011年起开始Em菌的系统研究,已建立了Em菌的全基因组完成图,并被国际上认定为该菌的标准序列。中药在中国几千年的临床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现耐药菌产生,并且近几年有研究表明中药的确有拮抗、延缓、消除细菌耐性的作用(如苦参酮和乌拉尔甘草根部提取物)。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能从分子层面解释耐药机制,用基因测序技术和已有的基因与药物相互作用的数据,通过进一步实验找到新的药靶和潜在中药抗菌活性物质,由此建立多粘菌素耐药的新解决方案。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望在未来作为模板推广到其他耐药菌的研究,加速对中药抗菌机制的研究、推动新型药物的开发、缓解耐药菌的影响、促进大众对中药的了解和信心。
全国大学生基因应用创意大赛是国内首次以基因应用为主题的创意赛事,由深圳市盐田区政府、华大基因与基因应用联盟共同主办。开赛以来,活动已得到全国在校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总决赛将于11月12日在深圳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