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复旦大学:2015年起“换一种活法”
从2015年1月开始,复旦大学各个院系将不再吃“大锅饭”、等待学校资源的“计划分配”,它们将自己拿出人力资源、学科发展等规划,“凭本事吃饭”。学校层面将根据各个院系自己制定的规划,给院系配置经费、人力等资源。
经历两年多酝酿,1月13日,复旦大学正式公布了《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根据该意见,那些能够制定出优质发展规划、并已形成高水平学术共同体的院系,将在财务资源、人事聘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获得实质性的倾斜。学校老师不再需要通过学校科技处等部门申报各类项目经费,而是可以从年初开始就能根据所在院系的规划,获得科研经费。
这一改革措施,动了一部分校级部门、处室的“奶酪”,把争取“奶酪”的机会下放给院系。未来理想的状态是,真正有本事的院系,能享用更多“奶酪”。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复旦未来将彻底“换一种活法”。
改革动了校级部门、处室的“奶酪”
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是复旦最先推行的一项实质性改革。去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财务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改革推进之初,复旦大学财务处处长苟燕楠被一些综合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挨个儿“骚扰”了一遍。
“他们说想不通,说你这么一改,我们处室三四十个人,就没事干了,也不要我们盖章了,也不要我们审批了,我们的人员怎么安排?”苟燕楠告诉记者,财务管理的改革,看上去只是动了“财权”一条线,实际上,财权一动,连着事权、审批权一起动了。
新的做法是,财务处在年初负责接受各个院系的预算“备案”,而不是审批学院所申报的一个个项目。新的“预算”,将从原来的一个项目一个预算,变成全院系的“全额预算”。
校级财务将每年给院系直接拨付3笔经费——基本运行经费、基本发展经费、重点突破经费。其中,基本运行经费包括了学院的行政办公、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等费用,基本发展经费则综合考虑学院体量、学院发展目标、学科水平、专业影响力等因素来核定。上述两项经费,一经校级财务拨付,即由学院根据预算自主统筹安排,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而在重点突破经费方面,对学科实力的倾斜会更多,“集中力量重点支持跨学科重大平台项目和一流重点学科加速发展”。
一个关键的表述是,“相关科研经费原则上不再转拨,直接下达给学院”。正是这一表述,彻底改变了学校校级部门、处室以及院系教授的“活法”。
“打个比方,过去,科技处可以申请一大笔钱,然后做规划,这钱支持哪些项目,各个院系来申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以往很多钱都被搁置在了校级部门层面,就连教务处也能申请一笔钱,设立一个“教材专项”,再让各个院系来申报,审批后,院系凭借审批单去财务处领钱。
但今后,所有的基本经费学校都会统一打包给院系。“我给你几个目标,至于你的教学、日常管理等,你自己说今年学院里要建设什么课程或者实验室,要花多少钱。”刘承功说,这是一种“流程再造”。
至于校级部门、处室多出来的行政人员,他建议,根据自身所长,转到院系去工作,“懂财务的可以去院系做财务,懂科研管理的可以去院系做管理”。
“说了不算”的院长要“当家理财”
基层学院的院长们,或许是改革的“受益者”之一——他们将从原本“说了不算”的干部,转变为真正“当家理财”的“一把手”。所有预算、报销都要求院系自己把关,院系一把手签字。
权力来了,责任也随之而来。
刘承功说,以往在学院里,那些“神气活现”的都是“学科带头人”——他们可以跳开院长,直接到学校各个处室去申请项目、申请经费。未来,能不能多争取到一些经费,得看院长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第一次拨款,可能还会有惯性,老牌专业、名师多的专业经费会多一些。第二次拨款,就要看你之前的预算有没有执行好,你花的钱对学科建设有没有效果。”刘承功说,院长对学科建设的作用,将被大幅放大。
那些长期习惯“吃大锅饭”的院系,未来将不被看好。“有的院系已经产生惰性,他就愿意给自己制定一个伸手就能够到的目标,连需要踮下脚才能够到的目标都懒得做。”刘承功说,这种“吃大锅饭”养成的惰性,对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毫无益处。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复旦大学就开始“试水”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但早前的改革,只动了局部,未动全身,因此改革效果不佳,未能继续推动。
当时,生命学院一位海归院长,千方百计争取到在学科建设方面试点两级管理的机会,但没过多久,就举手“投降”了:“用人、用钱都说了不算,拿什么做学科建设?这个管理权还是收回吧。”
后来,复旦大学曾重启改革,试行经费使用权下放。但院系有了财权之后,问题依然接踵而至。因为,尽管财权下放,但其他资源配置仍沿用了老的机制。一名院长当时曾“吐槽”,“有了钱,可以买设备了,然后院系发现没有足够空间放设备;好不容易腾挪出空间,又发现没有足够的研究生资源开展科研……”
这一次,除了财权外,复旦还配套了《复旦大学关于深化校院两级人事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学院不仅能管钱,还能管人了。只不过,相对于下放财权,放开人事权,复旦走得谨慎些。
最敏感的人事改革将“试点”后再推行
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此次推出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人事、财务改革配套措施,仅有90%左右会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另有10%左右的改革,仅在部分经过严格挑选的院系试点推行。
这10%的试点主要集中在人事管理改革方面。
比如“预聘用制”。高校留人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长期聘用教师,另一种是“预聘用”教师。后者需要经过数年锻炼,才能进入长期聘用的序列。过去,上述两种类型的人才聘用,都需要经过学校人事处审批。
这一审批的时间,在复旦大学,有的可能要长达一个多月。“我们要去查拟聘用人的每一篇论文的出处、名称、内容、发表刊物等,一一核实。”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钱飚说,有时候,人事处刚刚核实完拟聘用人的信息,人就被其他学校“加5万元”挖走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们审批严格”。
钱飚说,未来,复旦在“预聘用制”方面会有所突破,“只要学院自己觉得好,核实后没问题,我们(人事处)就负责备案,不再审批”。这么做的一个好处是,学院可以自行决定留谁、不留谁,而人事处也可以从审批职能过渡到服务职能,“负责给应聘者办入职就行”。
但每隔3年,人事处会给各个学院一个大致符合学院规模要求的用人指标,以控制学校整体的人力资源平衡,“3年给你一定指标,你可以根据学院的学科规划,自行决定哪些人预聘用”。
此外,刘承功透露,还有一个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可能将进行:校方给一个“大池子”,这个大池子里的所有人,都按照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标准配备,他们的工资也按照这一标准发放,“如果你这个学科的目标是要经过多少年进世界前20,我们就照世界前20的标准来要求你、来发工资”。
“大池子”的想法,曾在2013年复旦党代会报告中被提及,随后受到舆论追捧,但最终并未执行。刘承功说,新的人事改革或将重启这一计划,“只要进了这个池子,不分老少,不分职称水平,一视同仁”。
这个“池子”,校外引进人才可以进,校内有水平的教师也可以进,“不受现有人事制度的约束”。
复旦大学目前已确定10个左右的院系经评估具备承接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的能力,这些院系占复旦所有院系的40%左右,正式试点名单现仍在酝酿。“(最终试点院系)可能会远低于这个数字。”刘承功说,下一步,改革组将“一个一个院系找院里主要领导谈,看他们是什么态度,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强烈的意愿去推动人事改革”。